【摘 要】
:
炒钢工艺是半熔融状态下将生铁炒炼脱碳成钢的技术,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铁制钢技术之一。而正确认识古代炒钢工艺及其遗存是认识我国钢铁技术发展多样性、复杂性、不平衡性的关键,对古代钢铁冶炼技术体系的完善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文献调研,详细梳理了我国以往关于炒钢工艺的研究,补充与炒钢有关的古文献新内容,形成了对古代炒钢工艺的初步认识,总结了三种炒钢工艺的典型形式,并针对其中的“一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炒钢工艺是半熔融状态下将生铁炒炼脱碳成钢的技术,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铁制钢技术之一。而正确认识古代炒钢工艺及其遗存是认识我国钢铁技术发展多样性、复杂性、不平衡性的关键,对古代钢铁冶炼技术体系的完善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文献调研,详细梳理了我国以往关于炒钢工艺的研究,补充与炒钢有关的古文献新内容,形成了对古代炒钢工艺的初步认识,总结了三种炒钢工艺的典型形式,并针对其中的“一缸式”地炉炒钢工艺与铁水搅拌炒钢方法,共设计并开展了 13次模拟试验,形成地炉炒钢与铁水搅拌炒钢的现场参数体系。同时,在确定地炉炒钢生产可行性的基础上,系统采集技术背景明确的样本,并开展金相观察与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系统获取模拟试验实际脱碳水平、夹杂物特征、炉渣等微观信息,建立了地炉炒钢生产的现场参数设置与产物微、宏观特征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分析汉长安城武库出土铁兵刃、铁钉、残铁铤等古代样本,验证模拟试验所见的大型外生夹杂物特征外,还补充了古代炒钢实物资料存在的内生夹杂物特征。最后通过综合研究,完善对炒钢工艺定义、内涵、典型形式等方面的认识,详细论述我国地炉炒钢工艺的基本流程及其冶金特点,形成对我国炒钢工艺多方面的深刻认识基础上,为我国炒钢工艺的判定提出新见解。主要观点如下:炒钢工艺的生产过程可分为炒炼脱碳与锻造成型两个基本工序。炒炼环节需完成生铁熔化、高温脱碳至可锻含碳量水平、熔聚并凝固成团等关键任务。其中,生铁熔化是完成快速脱碳的关键性前提之一,也是铁料最终熔聚成团的必要条件,而炒钢生产的最高温度应高于生铁熔点。锻打环节可将炒炼初产物直接加工成器,也可先加工为中间产品再制成铁器。我国炒钢工艺自战国晚期就已出现,并在其后各个时代均有实物资料出土,而古文献中“炒钢”概念前后也发生演变,出现了多种与炒钢工艺有关的描述方式。这些内容展示了我国炒钢工艺具体形式的多样性与连续性。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炒钢工艺以“一缸式”地炉炒钢、“两缸式”反射炉炒钢、竖炉方塘串联炒钢为典型工艺形式,各典型炒钢工艺的具体流程、生产操作、使用炉型、添加剂类别等方面均独具特色,又以“一缸式”地炉炒钢方法出现时间最早,持续使用时间最长,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炒钢工艺形式。“一缸式”地炉炒钢方法是燃料与生铁原料同置于地炉内,利用鼓风设施吹炼空气供氧,使生铁完全熔化、脱碳后再锻打成器。一次理想的地炉炒钢生产,其炉内风口附近的高温中心温度需高于生铁熔点,高温分布范围需使铁料下坠过程中完全熔化,但炉底温度需低于炒炼产物熔点,供氧效率则需满足铁料的脱碳需求,生铁总用量还需保证其在炉底聚为积铁。这些内容可通过调整炉型结构与鼓风设施的组合参数、控制生铁原料成分、调节鼓风设备送风量等达到指标。地炉炒钢生产时,生铁先后经历了不同的相态,对应将经历Si、Mn等元素氧化、液态脱碳、固液两相脱碳、固态脱碳、铁料氧化等过程。同时,由于燃料与生铁不分离,炉渣的来源组分主要为炉壁、燃料灰分、生铁氧化物以及添加剂,对应也将出现硅系、钙系、铁系三种成渣过程。成渣过程不同,形成的炉渣类型也将不同。而不同阶段形成的炉渣又可能混入铁料形成对应成分的夹杂物类型。但相较于炉渣,地炉炒钢夹杂物的形成过程更为复杂,涉及外源组分与内源组分的共同作用。炒钢产物的大型非金属夹杂物多属于外生夹杂,引入自炒炼环节,包括硅钙系、铁硅系、铁硅钙系、铁钙系、磷酸钙、磷硅酸钙、铁氧化物等,锻打环节则会对这些夹杂物的数量、形貌、主要类型占比造成较大影响。汉长安城武库出土铁器的分析验证炒钢产物外生夹杂物特征,同时铁器内还观察到一些内生夹杂物特征。武库铁器的分析还反映了我国西汉时期就已掌握了“炒炼为钢”“炒炼为熟铁”的地炉炒钢生产方式,其中“炒炼钢料”被用于加工为高品质铁兵刃,而“炒炼熟铁或低碳钢”则被用于加工为品质较差的铁钉。针对炒钢遗存的判定方法,本论文重新总结了其与生铁冶炼或熔炼、生铁固态退火脱碳、块炼铁、块炼渗碳钢冶炼等关键技术的本质区别,重点参考了炉渣主成分、主要物相,铁质文物含碳量、夹杂物成分类别、尺寸、大型外生夹杂物数量、内外生夹杂物的组合、大型外生夹杂物主成分等信息,给出了判定路线图。
其他文献
面部微表情是当人试图抑制、掩饰、伪装或者隐藏自己内心真实情感时,人脸会无法掩饰的出现一种短暂且不易被察觉的肌肉运动变化。它几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却更能反映人们内心真实的感受和动机。因此微表情在公共安全、临床诊断、刑事侦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但是在面部微表情识别中,肌肉运动强度低的特点,不仅突出了个体身份属性的干扰,还会导致人脸图像中只有局部的区域会出现细微的运动变化。因此在降低个体身份属性
埋地管线钢在土壤中会受到微生物的腐蚀影响,并在应力的协同下发生应力腐蚀开裂(SCC),缩短管道使用寿命,严重威胁管线安全。本文选取X80钢为研究对象,针对土壤环境中具有硝酸盐还原性的蜡状芽孢杆菌(B.cereus),利用形貌观察、电化学、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及物相分析等手段探究了 B.cereus对X80钢应力腐蚀行为的影响和机制。并利用腐蚀大数据技术,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对B.cereus环境不同组织
模仿自然界飞行生物的飞行方式,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具有低噪音、低能耗、高隐蔽性、高机动性等潜在优势,在隐蔽侦察、环境监测、科教娱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现有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系统仿生度低、扑翼效率低、机动性能差、自主能力弱、飞行机理模糊等问题,开展仿鸟扑翼飞行机器人系统设计与优化、自主飞行控制、仿蝴蝶扑翼飞行机器人系统设计与飞行机理分析等研究,主要内容如下:一、针对现有仿鸟扑翼飞行机器人
安全有效的供水和卫生排水设施(WASH)对于健康和有尊严的生活意义重大,特别是在控制SARS-CoV-2等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情况下,充足清洁的家庭供水对于家庭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至关重要。刚果共和国黑角镇和坦杜博马村等水生态系统和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粪便相关抗生素耐药菌(ARB)含量持续上升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需要加强抗性菌ARB检测并采取有效的去除技术,以改善这些地区的水质和居民健康。紫外线(UV)
移动群智感知是指通过用户持有的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手环)形成传感器网络,进行感知数据收集,进而完成环境监测以及道路车辆监控等一系列感知任务。本文将任务完成的全过程称之为任务执行过程。作为一种新型传感器网络的移动群智感知,任务执行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首先,感知任务的执行会对用户带宽、CPU等客观资源和用户时间、耐心等主观资源有所消耗。为此,在任务执行计划阶段,需要设定一个合适的任务定价,用于补
惯性神经网络作为一类特殊的神经网络,惯性项的存在极大地增加了系统动态性能的复杂性,近年来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目前,学者们已经在惯性神经网络同步控制与状态估计问题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难点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如何解决神经元之间因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参数随机跳变问题;如何解决在系统状态可测时,跳变惯性神经网络的同步问题;如何解决在系统状态不可测时,利用估计信息研究具有参数跳变现象的惯性神
漆器是中国古代先民伟大的发明之一,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活和礼仪用品。古代人们从发现漆的使用价值开始,便对漆的性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加工,通过添加一些天然有机材料来改变漆的性能。漆器以其精美别致的器物造型、多元的髹漆材料、繁复的髹饰工艺,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目前关于古代漆材料的分析研究多集中在漆器制作工艺上,漆膜中复杂的有机髹漆材料、油漆工艺历史、漆油比定量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
二维系统与现代过程控制密切相关,在多维信号处理、多维数字滤波、热处理、重复处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由于二维系统具有丰富的工程应用背景,至今仍是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工程实践中,二维系统同样有着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需要,同样面临着故障带来的严重威胁。另一方面,实际控制系统的性能往往需要在有限频域内进行描述。若不考虑系统本身发生的故障或者外部输入信号的有限频特性而采用全频方法进行处理,容易造成设计上的不
氢化锆是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理想的固体中子慢化剂材料,但在反应堆服役温度和气氛下,氢化锆的慢化性能会因氢损失而降低;阻止或减缓氢化锆中氢损失的有效方法是在其表面制备阻氢渗透膜层。氧化物膜层、氮化物膜层和碳化物膜层具有较好的阻氢性能,并在不锈钢阻氢渗透方面得到较深入研究。在氢化锆表面制备阻氢膜层方面,已有原位氧化、原位磷化-氧化、微弧氧化、溶胶凝胶、表面电镀铬等研究,制备出的膜层主要为ZrO2、含磷Zr
我国自建成秦山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田湾核电站以来,近年来迎来了核电大发展的时代,目前我国运行核电机组达到49台以上,使我国对高质量核级锆材的自主可控需求日益迫切。板形控制作为国际轧制领域难度高、影响大的研究前沿之一,近年来在钢铁、铝合金等金属板带轧制板形控制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和丰富成果。核用锆材广泛应用于核电领域,是国际上敏感的战略物资,锆合金板带材制备等关键技术遭到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