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作人林语堂散文的中年意趣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iu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0年代的中国文坛,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第一代现代散文作家相继步入中年阶段,伴随着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的逐渐成熟,他们悄然褪却了曾有的青春热情和进取精神,代之而起的是一种理智、内敛、沉稳、冲淡的中年心态和创作风格。这一鲜明的转变,不仅与他们的个体发展阶段相适应,也与时代的发展变化相关联。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将社会政治变化视为作家转型的首要契机,而忽视了年龄意识在作家创作历程中的潜在影响。为此,本文择取周作人、林语堂作为典型个案,从作家作品实际出发,以“中年意识”为视角,对他们中年期的代表性文本进行重新解读,通过心理分析和比较研究,着重发掘年龄意识对作家创作转型的内在影响,探究作家风格转型的心理动因和表现形态,揭示“中年意趣”的具体内涵及其启智价值和审美价值。
其他文献
明清之际诗论家陈祚明著有诗歌选本《采菽堂古诗选》,选录四千多首先唐古诗,应为诗学史上一部极为重要的古诗选集,却因人微言轻,名不胜著,而未受学界关注,后人多引用陈祚明对
经济社会越发展,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力度越大,同时,沿海地区聚集的人口也越多。21世纪以来,沿海城市人口规模及其变化的市剐差异较大,个别城市出现了人口自然负增长的态势,总体上沿海
本文以干旱半干旱脆弱区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为研究靶区,利用1954和1964年地形图,1986、1996和2000年的TM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GIS支持下,建立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通过分
杨争光是20世纪末中国文坛上一个独特的作家。这种独特体现在他的选材角度上。作为一个陕西作家,杨争光并没有像柳青、路遥、陈忠实等作家那样着眼于陕西的历史厚蕴,而是着眼
清杂剧在中国文学史上始终不甚引人注目,清初单折短剧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始终呈现较为模糊的面目,然而通过考察,可以发现清初单折短剧中不乏内涵深广、水准颇高的作品,这些作
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相当一部分是企业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而部分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常把"食品添加剂"与"有毒"等字眼联系在一起,导致公众"闻添加剂而色变"。为了研究目前我国
冬季,天气寒冷,如何根据气候特点上好室外体育课呢?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冬季体育教学一直是我国北方地区的薄弱环节,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
抗战小说是中国现当代战争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关于抗战文学的研究很多,但相关研究基本都集中在对于本民族自我的探讨上,而很少涉及到抗战小说中的日本形象。抗
本文综合运用比较研究、定量分析等方法,考察龙榆生对唐五代词史、名家词、词体研究状况。龙榆生词史编写“史”“论”结合,对唐五代词史编撰进行明确系统完整的理论建构。一
中东铁路与东蒙古地区的关系问题不仅仅是中俄关系和沙俄侵略蒙古地区史的组成部分,也是内蒙古近代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的研究课题。它的内容包括中东铁路的修建、运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