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文学历史悠久,可上溯到上古诗、乐、舞三位一体时期,在艺术起源方面音乐和文学紧密结合,它们之间又有着悠久的同源关系。原始的音乐和诗歌是一家,此时的诗歌作品也是音乐文学作品。音乐文学正是文学的开端和初始阶段。本文通过对先秦时期音乐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梳理,结合出土文献的相关资料,对先秦音乐文学的代表作展开研究,立足音乐文学视角来审视先秦文学作品,试图发掘其中的音乐文学特性,以此来探究先秦音乐文学等级制度、教育制度、场与乐悬制度,还原先秦时期音乐文学作品的“生态”状况,从而更好的体现先秦作品的艺术魅力。本文首先对音乐文学进行了界定,然后简要介绍了先秦音乐文学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论文的第二部分从上古诗歌谈起。在这一部分重点探讨了诗、乐一体及其产生根源、发展演变、结构的功能性;然后梳理了上古谣、六代大乐舞的音乐结构。论文的第三部分即以《诗经》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在大量论证的基础上对《诗经》作为音乐文学的产生背景、一般生活世界的用“诗”现象、周代的乐官制度、《诗经》的乐歌结构等具体问题作了探析。论文第四部分从上博简《采风曲目》、《为吏之道》与《荀子·成相篇》、楚风与《楚辞》入手,探讨了音乐文学的雅俗转化过程。论文第五部分从礼乐制度入手,提出了音乐文学制度的概念,音乐文学制度主要是指音乐文学在礼乐背景下的具体创作与使用规范,音乐文学作品是这一制度下的产物,有着深刻的制度文学特征。通过对先秦音乐文学制度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还原音乐文学的等级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先秦时期礼乐制度下的文学风貌。论文第六部分从上博简《孔子诗论》和《荀子·乐论》出发,试图从音乐文学理论角度挖掘其中的深刻内涵,期望可以有补于现有的文学理论体系。从音乐文学理论的角度来看,《孔子诗论》所蕴含的孔门对诗乐关系及诗乐的政治教化功能的揭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现有的先秦音乐文学理论体系提供了新的素材。论文基于音乐文学理论视角审视《荀子·乐论》,阐发了荀子的礼乐观及其“中和”的诗乐之美。总之,论文从先秦音乐文学的角度对先秦时期优秀的、有代表性的音乐文学文本进行了一次比较系统和必要的梳理。由此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多角度的把握先秦文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