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刺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经济简单,引起了国内外大量学者的关注和研究。针刺在调节内脏功能尤其是消化功能紊乱方面(包括腹痛、便秘、泄泻和腹胀等)具有良好疗效。内脏功能包括感觉和运动两大类。内脏痛作为内脏感觉功能异常的一种,发生部位深且定位模糊,同时伴有牵涉痛和植物神经反射等复杂的临床表现和特点,人们对于内脏痛的认识远滞后于对躯体痛的了解,也使得慢性内脏痛的治疗缺乏特异性措施。内脏运动功能异常包括动力不足或动力加速。我们选取肠易激综合症为研究对象,研究针刺对低位内脏肠道功能异常的疗效。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临床高发病,诸如肠功能紊乱,过敏结肠(也称痉挛性结肠)、痉挛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情绪性腹泻等均属于这种疾病。IBS为功能性肠道疾病,肠道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但对阈下肠道刺激的生理反应有过度或反常的现象,表现为腹部不适或疼痛,与排便、或排便习惯有关,并有不正常排便的特点。中青年多发,男女发病比例为1:2。IBS早期被认为胃肠动力异常性疾病(disorders of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DGIM),一些研究发现腹泻型IBS病人与健康人相比,结肠收缩的频率增加,收缩幅度增大。但动力异常不是本病的病征性特点,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近年来研究者证明内脏敏感性增高是本病的病生理特点之一。IBS的主要症状为腹痛和排便异常,同时存在感觉异常和运动异常,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针刺是否对感觉异常和运动异常都有良好效果呢?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将为临床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扩大针刺疗法的临床应用。A1-Chaer于2001年报道了一种能够模拟临床IBS的大鼠模型。我们的前期工作主要集中在针刺对IBS感觉功能异常的研究——成功复制了该IBS大鼠模型后,以腹壁撤回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 AWR)评分和腹直肌肌电(abdominal electromyogram, AEMG)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IBS大鼠存在内脏痛敏和电针能够有效缓解这种内脏痛敏。进一步机制探讨表明脊髓谷氨酸兴奋性氨基酸递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NMDA)参与肠易激综合症内脏痛敏和针刺镇痛。下一步工作集中在针刺对于IBS运动功能异常的研究,观测指标为肠蠕动波。方法学目前存在的缺陷为:行为观测中AWR是人为观察打分,球囊刺激时头动即为1分,而头动一部分由腹痛引起一部分可能是无意识动作,评分主观性太强。AEMG测试为针状电极插入腹直肌进行测试,原理是大鼠结直肠受到结直肠扩张(colorectal distention, CRD)刺激产生腹痛引起肌肉收缩,放电增加,间接的观测结直肠运动,精确度有限,所以需要改进观测方法。而结直肠蠕动波测试为大鼠结直肠的直接测试,方法精确度更高。通常大鼠结肠蠕动波的方法为离体测定,所以开发在体无痛的结肠蠕动波测定方法为本实验一大难点。本部分论文阐述了下列研究:1.复制IBS大鼠模型参照Al-Chaer等报道的大鼠IBS模型,将雄性SD新生鼠,自出生后8天起,每天给予结直肠扩张刺激,连续两周,使其在成年后形成慢性内脏痛敏状态。通过测定模型大鼠体重和腹泻情况、腹部撤回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 AWR)和腹直肌肌电图(abdominal electromyogram, AEMG),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估。2.重复验证针刺对IBS感觉功能异常——内脏痛敏的疗效,方法为AWR和AEMG。3.开发大鼠结直肠蠕动波的观测方法,观察针刺对IBS运动功能异常的疗效。实验结果如下:1慢性内脏痛敏IBS模型的制作与评价1.1 IBS大鼠模型的制作选用雄性SD大鼠,出生后8天起,参考Al-Chaer的方法,使用自制的刺激球囊并调整相应刺激参数,每天给予结直肠扩张刺激,持续两周,后饲养至成年,进行模型评价。1.2 IBS大鼠腹壁撤回反射(AWR)评分异常升高观察成年IBS大鼠在清醒的状态下,对不同强度的结直肠扩张(CRD)刺激所产生的腹壁撤回反射(AWR)进行半定量行为评分。结果表明:与正常成年大鼠相比,在各个诱发刺激强度下,IBS大鼠的AWR评分均显著升高,结果显示IBS大鼠表现出了内脏痛敏现象。1.3 IBS雄性大鼠腹直肌肌电(AEMG)异常升高。观察了成年IBS雄性大鼠在稳定麻醉状态下,对不同强度的结直肠扩张刺激(CRD)所诱发的腹直肌肌电(AEMG)的改变。结果表明:与正常成年大鼠相比,在各个诱发刺激强度下,IBS雄性大鼠的AEMG放电异常升高。该结果验证了IBS大鼠存在着内脏痛敏表现。I.4 IBS大鼠结直肠蠕动波(PW)频率增加,振幅加大。观察成年IBS大鼠稳定麻醉状态下的结直肠蠕动,与正常组相比,结直肠蠕动波频率增加,振幅加大。该结果显示:IBS模型鼠存在结直肠运动功能异常,且在相同的刺激条件下,IBS模型组比正常组大鼠结直肠蠕动加快同样证明了IBS大鼠的慢性内脏痛敏。1.5成年IBS大鼠与正常大鼠腹泻体征比较。比较同一时间点(8 w)IBS大鼠和正常同龄大鼠腹泻体征的差异。结果表明:IBS大鼠腹泻明显,粪便不成形,肛门粪迹斑斑;正常组大鼠粪便成形,肛门干净。1.6成年IBS大鼠与正常大鼠体重比较。比较9d、14d、19d、24d、29d时IBS大鼠和正常大鼠的体重差异。结果表明:IBS大鼠与同龄正常大鼠体重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造模本身对IBS大鼠体重无明显影响。1.7 IBS大鼠结直肠局部组织学检查。观察了成年IBS大鼠结直肠(自肛门起取6 cm长的结直肠)的局部组织学改变。结果表明:与正常成年大鼠相比,肉眼及镜下检查未发现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间质水肿等异常改变。该结果表明结直肠无器质性病变,造模成功。2电针缓解IBS大鼠感觉功能异常——内脏痛敏2.1电针降低IBS大鼠AWR评分。本实验观察了电针对IBS大鼠在短时间内(停针后20-90 min)AWR的影响。实验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Normal),模型组(Model),模型加电针组(Model+EA)和模型加假电针组(Model+Sham EA)。结果表明:在不同强度(20,40,60,80 mmHg)的内脏痛诱发刺激下,模型组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模型加电针组AWR评分明显降低,而假电针组无明显改变。提示电针可以明显地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2.2电针抑制雄性IBS大鼠AEMG放电。本实验观察了电针对IBS大鼠在短时间内(停针后20-90 min)AEMG的影响。实验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Normal),模型组(Model),模型加电针组(Model+EA)和模型加假电针组(Model+Sham EA).结果表明:模型组AEMG放电显著多于正常组,与模型组相比,模型加电针组AEMG放电明显减少,而假电针组无明显变化。该结果提示电针在短时间内可以明显抑制IBS大鼠的腹直肌异常放电。3电针缓解IBS大鼠运动功能异常本实验观察了电针对IBS大鼠结直肠蠕动波PW的影响。观察时间为电针前30min、单次电针30 min和电针后2h连续3 h。实验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Normal),模型组(Model),模型加电针组(Model+EA)和模型加假电针组(Model+Sham EA)。结果表明:模型组PW与正常组相比,频率增多,振幅增大,有显著差异性。模型加电针组PW在电针后30 min内频率显著下降,振幅降低,模型加假电针组无明显变化。该结果显示电针可以有效缓解IBS的运动功能异常所导致的结肠蠕动异常,假电针无明显效果。综上所述,本部分研究获得以下结论:1.复制成功的IBS大鼠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临床IBS的表现,内脏痛敏表现明显,有关体征比较稳定,是一个稳定的功能性慢性内脏痛敏动物模型。2.IBS大鼠存在感觉功能异常——内脏痛敏。3.电针可以明显缓解慢性内脏痛敏。4.电针可以明显缓解IBS的运动功能异常。开发了大鼠浅麻状态体内蠕动波监测方法,弥补了AWR评分主观性较强和肌电测试精确度有限的缺点。但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缺点,有待今后不断改进。目的:采用不同手法手针刺激大鼠前肢“内关”穴和“足三里”穴,观察分析针刺引起的血压波动效应。方法:正常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2%戊巴比妥钠后微量注射泵给予1%戊巴比妥钠PBS溶液(0.75-1 ml/h)持续静脉麻醉,在人工呼吸及恒定体温控制条件下,对动物进行左侧“内关”穴和“足三里”穴手针手法刺激。手法刺激分为:捻转,提插和捻转加提插三种,频率均为1 Hz,持续30s。手法刺激同时通过大鼠右颈动脉插管记录平均动脉压变化。部分动物进行迷走神经切除和颈部(C2)脊髓横切术。结果:上述三种手法针刺大鼠“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均能引起大鼠平均动脉压下降(p<0.05),且此效应在迷走神经切除后更为明显。而行脊髓横切术后上述效应消失。两个穴位中“内关”穴降压效应强于“足三里”穴;三种手法中提插手针组和捻转加提插手针组降压效应强于捻转手针组降压效应。结论:手针刺激正常大鼠“内关”穴比“足三里”穴降压效应强,捻转加提插手法效应最强,手针信号的中枢降压作用部位可能位于脊上中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