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0年以来,在通货膨胀高企、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我国连续9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频率非常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到底是不是“巨斧”,“小幅度、高频率”的调整方式是否合理,其效果如何,这都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因此,对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政策效果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是伴随着银行业的产生而产生的。一开始它是为了满足银行支付和清算的需要,随着不断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央银行调节信贷、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尽管现在仍存在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但美国、日本等大经济体已不再将其作为一项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水平也非常低。而英国等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已被放弃,银行的准备金完全是为了资金清算的需要。之所以这样,主要是由于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货币供应量这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取消,以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本身的调控功能和风险管理功能日益减弱。但在中国,由于利率的非市场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为货币供应量,所以作为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有效工具。另外,我国长期存在着主要由高额外汇占款导致的流动性过剩,此时中央银行是在被动地增发超出社会正常需求的基础货币。但目前我国的再贷款和公开市场操作在对冲流动性方面没有太大的主动性,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是一个低成本的工具。再者,在央行被动投放大量基础货币的情况下,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并不是“巨斧”,只是收走市场上多余的流动性,对市场和商业银行等没有大的震动,是一种较为温和的货币政策。因此,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在中国货币政策中长期处于重要地位。通过对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各个阶段的分析,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和流动性过剩严重的情况下,其效果较为温和,但“高频率、小幅度”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流动性过剩的对冲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有效地抑制货币信贷,并且成本较低。在经济紧缩时期,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效果非常大,对于释放流动性、缓解货币供给压力很显著。从总体上看,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在对冲流动性过剩,调节信贷资金,控制货币供应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一种温和、有效的货币政策。虽然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在不断地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其政策效果的发挥。为了完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可以从改革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采用平均余额计提法和无时差准备金制度;完善差别准备金制度,增加差别准备金的档次和类型,加强信息披露;取消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强化金融机构对超额存款准备金的管理;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提高利率的政策效果;适时地改革结、售汇制度这几个方面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