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比较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保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于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47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符合诊断标准及临床研究纳入标准并按时获得随访的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其中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组为25例,保守治疗组22例。分别记录两组各个病例的治疗前、治疗后72h、治疗后1月、末次随访时间(最短3月最长6月)的VAS评分、下腰痛JOA评分、ODI指数;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采用均数(X±S)配对t检验,组间采用均数(X±S)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绘制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2h、治疗后1月、末次随访的VAS评分、JOA评分及ODI伤残指数连续性均值对比表计算两组末次随访时下腰痛JOA评分改善率;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疗效评定两组治疗后末次随访结果。结果:组内比较:保守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表1);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表2);保守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JOA评分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表3);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JOA评分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表4);保守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ODI指数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表5);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ODI指数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表6)。组间比较:保守治疗组与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组治疗前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7),治疗后72h、治疗后1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表7);保守治疗组与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组治疗前JOA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8),治疗后72h、治疗后1月时JOA评分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表8),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8);保守治疗组与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72h ODI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9),治疗后1月、末次随访时ODI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9);保守治疗组、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组患者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率:其中保守治疗组1例患者RIS>75%,4例患者50%<RIS≤75%,11例患者24%<RIS≤50%,6例患者0<RIS≤24%。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组13例患者RIS>75%,8例患者50%<RIS≤75%,3例患者24%<RIS≤50%,1例患者0<RIS≤24%。两组治疗后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疗效评定,其中保守治疗组优4例(18%)、11例(50%)、可5例(22%)、差2例(9%),优良率为65.21%;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组优16例(64%)、良6例(24%)、可3例(12%),差0例,优良率为84.00%。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短期都有疗效;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短期疗效较保守治疗组好。椎间孔镜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对以后生活质量影响较小等诸多优点,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