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脑膜癌病亦称癌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瘤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恶性肿瘤弥漫性或者多灶性软脑膜播散浸润至脑膜和脊髓膜,并随血管周围间隙侵大脑皮质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一般颅内无实质性病灶。脑膜癌病起病隐匿,转移形式特殊,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较困难,易于误诊和漏诊,从而使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死亡率升高。目的:通过对48例脑膜癌病病例进行统计学回顾性分析,总结脑膜癌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脑脊液细胞学特点,以及影像学检查特点,对脑膜癌病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早期诊断,减少漏诊和误诊,及时治疗,延长生存时间,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自2007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诊断为脑膜癌病的患者48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龄最小为14岁,最大为74岁,平均年龄为51.3岁。通过对入组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例如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主要发病形式),体征(脑膜刺激症,病理征)。腰椎穿刺的结果,包括脑脊液的颜色,压力,常规和生化检查,寡克隆带,细胞学。血清电解质中钠钾氯的指标变化。影像学检查,包括颅脑CT,颅脑MRI,颅脑MRI增强扫描以及是否存在原发肿瘤等。通过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男23例,女25例,男女发病比例为0.92:1,性别差异不明显。发病到确诊时间最短为10天,以1—3月确诊时间居多。平均发病年龄为51.3岁,好发于中老年。多成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进展较快。临床表现中头痛91.7%(44例),恶心呕吐75%(36例),头晕27%(13例),意识障碍20.8%(10例),视力减退31.3%(15例),癫痫发作14.6%(7例),听力减退14.6%(7例),肢体无力14.6%(7例),吞咽困难、饮水呛咳2例,精神症状异常2例,视乳头水肿1例。脑膜刺激症阳性75%(36例),病理征阳性10.4%(5例)。48例患者均行腰椎穿刺术,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无色透明91.7%(44例),压力升高者72.9%(35例),正常25%(12例),降低1例。脑脊液常规白细胞计数(1—80)×106,升高70.8%(34例),蛋白质升高37.5%(18例),葡萄糖降低31.3%(15例),氯化物降低33.3%(16例),乳酸升高83.3%(40例)。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查到癌细胞70.8%(34例),不能分类18.8%(9例),疑似待排10.4%(5例)。43例行影像学检查(颅脑CT,MRI,增强扫描),平扫发现脑膜异常信号的9.3%(4例),增强扫描发现脑膜异常信号的23.3%(10例)。41例患者测定血清肿瘤标志物,其中有9例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没有异常。32例患者指标异常,占78%(32/41)。血清肿瘤标志物发现患者存在原发肿瘤的29例,来源于肺癌23例(其中3例合并骨转移),乳腺癌3例,胃癌2例,鼻咽癌1例。19例未发现原发肿瘤。结论:脑膜癌病患者无明显性别差异,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发于中老年,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颅脑MRI增强扫描可表现为脑膜强化,脑膜强化对脑膜癌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缺乏特异性。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主要以查到癌细胞作为脑膜癌病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