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曾是我国“海洋四大经济鱼类”之一,现在,大黄鱼是我国单一品种养殖产量最高的海水鱼和六大优势出口水产品之一。近年来,随着大黄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包括弧菌病在内的各种病害频繁发生,每年都给养殖业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病害防治事关大黄鱼养殖的成败。益生菌是一种新兴的生物防治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病原菌的数量,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还能改善养殖生态环境,维护微生态平衡,增强养殖动物的免疫力,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着为大黄鱼弧菌病防治益生菌的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候选菌株的目的,本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大黄鱼肠道中分离、筛选对大黄鱼病原弧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拮抗菌,从抗菌谱、生长优势、碳源利用、粘附特性以及对溶藻弧菌粘附的影响和与溶藻弧菌共凝集作用等方面进一步分析这些拮抗菌的益生价值,并对抗菌效果较好的3株拮抗菌作了生化和分子鉴定。具体内容如下:用4种选择性培养基从大黄鱼肠道中分离、筛选出对大黄鱼病原弧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拮抗菌104株,占大黄鱼肠道内所分离细菌中的8.4%;用混皿打孔法测定了拮抗效果较好的11株拮抗菌的抗菌谱,其中从NAC选择培养基分离的4株细菌和从锰营养琼脂选择培养基上分离的3株细菌抗菌谱较广,而从APT分离的4株拮抗菌只对副溶血弧菌有拮抗作用;参照Niall等的方法测定了11株拮抗菌和两株病原弧菌的生长参数,其中R22的RI值最大,Y58和J312的td时间较短;用Biolog微孔板测定了R22、Y58和J312三株拮抗菌的碳源利用情况,结果显示3株拮抗菌能够利用多种糖类,有利于减轻大黄鱼肝脏负担,所利用的氨基酸为鱼类非必需氨基酸,因此不与大黄鱼竞争营养;进一步对R22、J312和Y58三株拮抗菌进行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R22为溶藻弧菌,J312为荧光假单胞菌,Y58为芽孢杆菌。用3H-TdR同位素标记方法研究了9株拮抗菌和病原性溶藻弧菌对大黄鱼体表粘液、鳃粘液、肠粘液的粘附动力学和9株拮抗菌对溶藻弧菌粘附大黄鱼体表粘液、鳃粘液、肠粘液粘附的影响及以9株拮抗菌与溶藻弧菌共凝集作用。结果显示,9株拮抗菌与溶藻弧菌对三种粘液的粘附都属于饱和粘附。9株拮抗菌对溶藻弧菌粘附作用的影响因不同粘液而异。体表粘液:9株拮抗菌在竞争条件下都能显著减少溶藻弧菌的粘附;6株拮抗菌在排斥条件下显著减少溶藻弧菌粘的粘附;在置换条件下,只有J26和J28都能显著减少病原性溶藻弧菌的粘附作用。鳃粘液:7株拮抗菌在竞争条件下都能减少溶藻弧菌的粘附,在排斥条件下,4株拮抗菌能显著减少溶藻弧菌的粘附,在置换条件下,9株拮抗菌都能显著减少溶藻弧菌的粘附量。肠粘液:在竞争条件下,R13、R32和J26三株拮抗菌能显著减少溶弧菌粘附,J26和Y58在置换条件下能显著减少溶藻弧菌粘附,在排斥条件下只有Y59能显著减少溶藻弧菌的粘附。9株拮抗菌与溶藻弧菌的共凝集率都高于4%。在本文筛选的104株拮抗菌中,R22、Y58和J312在抗菌谱、生长优势、碳源利用等方面表现较好,R32、Y56和J26更能抑制病原弧菌的粘附,但是只有综合考虑各菌株的安全性和活体试验等结果才能确定哪些菌株可用作弧菌病防治的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