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采用不同频率电针治疗慢性湿疹,尤其是改善其瘙痒症状,通过观察SSS积分、Skindex-16量表评分的变化,比较高频电针、低频电针和药物组三组的临床疗效差异,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细胞因子IL-12含量,比较分析治疗前后IL-12的变化,佐证电针的治疗效果,尝试探讨电针治疗慢性湿疹及其瘙痒症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慢性湿疹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高频电针组(HF组)、低频电针组(LF组)和药物组三组,每组各20例。药物组口服西替利嗪,一日2次,一次5mg。HF组、LF组均予以电针治疗。常规针刺后接电针治疗仪,刺激参数为直流电,连续波,HF组频率为100 Hz,LF组频率为2 Hz,设定时间为30分钟,波宽0.5±0.1 ms,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即接近痛阈。曲池与合谷接一对电极,血海与阴陵泉接一对电极,同侧相连,共计四对。一个疗程为7天,三组共治疗两个疗程。治疗前后对SSS、Skindex-16量表评分进行评价,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样本中IL-12含量。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三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结果:1.三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两个疗程后,高频电针组(H F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低频电针组(L F组)的总有效率为85.00%,药物组的总有效率为55.00%。H F组、L F组和药物组的总有效率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治疗前后SSS评分比较:治疗两个疗程后,HF组、LF组、药物组三组SSS评分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HF组与药物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LF组与药物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 F组与L F组相比差异明显(P<0.01);3.三组治疗前后Skindex-16量表评分比较:治疗两个疗程后,药物组、H F组、L F组三组Skindex-16量表评分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HF组与药物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LF组与药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H F组与L F组相比差异明显(P<0.01);4.三组治疗前后血清中IL-12含量比较:治疗两个疗程后,药物组、HF组、LF组三组血清中细胞因子IL-12浓度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HF组与药物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LF组与药物组相比也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 F组与L F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1.高频电针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优于药物组;2.高频电针在改善慢性湿疹的瘙痒症状,缓解相关心理、生活问题方面优于药物组;3.高频电针与低频电针相比,疗效更显著;4.电针能够治疗慢性湿疹,缓解其瘙痒症状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因子IL-12水平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