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塘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大型海堤工程,在中国和世界海堤史上都具有一定地位。从建设规模和成就来说,清前期的浙江海塘均遥居历代之冠,从而使得这一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且保护了杭嘉湖平原、浙东滨海平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由于海宁自明、清以来受海潮之灾最重,所以其沿海堤塘也就成为施工的重点,本文选取清前期的浙江省的海宁这一典型地区,从塘工成就、筹资方式、管理制度和塘工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作实证研究。 塘工成就方面,笔者认为清前期的海宁州完成了两个方面的完善,即:塘工技术的完善,突出表现在鱼鳞大石塘的兴建,鱼鳞大石塘将传统海塘工程技术发展到了最高水平,也是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建筑技术的终极;护岸工程的进步,则是体现在基础保护和海岸稳定上。清前期海宁采用了多种附属工程措施来保障塘工主体的安全,护岸工程是增强塘身抗潮抗风浪能力的重要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说,清代海宁州石塘的发展过程就是护岸工程渐次完善的过程。 在塘工经费的筹措方式上,清前期的海宁州逐渐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筹资渠道,即塘工经费由政府-地方名流(士绅、富户、商人等)-农民一道出资出力,共同修筑的作法。从资金来源看,清前期海宁州海塘工程经费筹措主要是政府专项经费,又有动拨其它官款、开捐纳、官帑生息,以及民间捐输等多条途径。 同样,在海塘管理方面,清前期的海宁州也完成了两个方面的完善,即: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网络型组织机构的完善;海塘管理制度渐趋系统和完善,其完善的系统性管理制度包括:施工管理制度、分段管理制度、岁修养护制度、汛期防护制度以及其他管理制度等。在“两个完善”的背后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视,以及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强化。本文在肯定这种强中央集权、弱地方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的前提下,还简要的分析了这种制度调整在海塘管理方面的弊端,这种制度弊端集中体现在人为因素对海塘管理制度的破坏。 就目前海塘研究成果而言,研究者大多侧重于海塘兴修过程、修筑和防护技术等问题,其他相关成果则限于研究主体的需要,对海塘背后反映的海塘修筑的社会层面,尤其是社会经济因素和塘工兴废的关系尚缺乏深入研究。清代政府花费巨额财力、物力修建捍海石塘,这首先与海塘的经济功用是分不开的。海塘的兴建,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不仅保护了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而且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抗自然灾害能力,促进了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是政府在筑塘过程中采取的相关政策措施也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本文最后将研究视角定位于清前期海宁海塘工程的修筑过程,具体分析其政府行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篇论文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了跨学科、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方法,尽量避免单一研究方法的弊端。在讨论海宁的海塘技术方面,采用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有关海塘管理方面,采用了工程管理学的相关方法,而在讨论海塘工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则以经济史学的研究方法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