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挡土墙不同变位模式与位移效应的土压力计算方法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wd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压力是土力学的一个古老课题,经典的库仑(Coulomb)土压力和朗肯(Rankine)土压力理论,由于计算的简单和力学概念明确,一直为工程设计所采用。可是直到现在土压力理论仍然不是很完善,经典土压力主要存在三个明显的缺点:一是要求土体变形完全达到极限状态的临界条件;二是经典土压力理论没有考虑挡土墙的变位方式及其位移对土压力的影响;三是要求挡土墙为均匀平移;这些与挡土墙实际的变位模式和位移情况不符。由于岩土工程的复杂性,土压力问题一直以来很难用理论计算做出精确的解答;所以有必要对经典的土压力进行发展,才可以较为准确的计算刚性挡土墙的土压力分布,这也是决定挡土墙结构设计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以不同变位模式且考虑位移效应的刚性挡土墙为研究对象,首次将不同变位模式与考虑位移效应的挡土墙应用到水平薄层分析法中,对水平层分析法进行了推广,利用改进的水平层分析法推导了挡土墙各种变位模式下的土压力分布公式。墙体变位模式包括三种基本变位模式:平移(T)、绕墙底转动(RB)、绕墙顶转动(RT)。本文对T、RB和RT模式的主动和被动土压力分布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得到了相应形式下土压力的分布。在对推导RB与RT模式的侧向土压力系数时,发现侧向土压力系数不仅与土体的参数和墙土间的外摩擦角有关,而且和墙后填土的深度与薄层单元上的垂直压力有关。关于对这个侧向土压力系数的描述很复杂,要清楚土压力的真实分布必须完全弄清楚这个土压力系数与这些参数的复杂关系,文中对得到的侧向土压力系数进行了简化。不同变位模式下,随墙体位移增大,墙后土体塑性区的发展不相同,这使得填土抗剪强度的发挥和墙土接触面上摩擦力的发挥均不同,而这又将决定挡土墙上土压力的大小。因此,针对不同的变位方式采用不同函数拟合填土内摩擦角和墙土接触面上摩擦角发挥与位移之间的关系,以此反映土压力随位移的发展。并引入摩擦角正切值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得到不同墙体变位模式下任意位移时挡土墙上水平土压力强度大小、分布,水平土压力合力大小及合力作用点;本文为了计算方便,特编制了本文土压力计算的MATLAB程序,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很好,充分肯定了本文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液体射流是广泛存在于工程中和自然界的现象,射流破碎机理的研究既是传统的流体力学问题,又是很有工程、理论意义的课题。其中,撞击射流因为其成本低、雾化效果好等优点,被广泛应
近年来,主动约束层阻尼(Active Constrained Layer Damping,.ACLD)作为一种新型智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结构振动和噪声的控制.典型的ACLD结构分为三层:主动约束层(通常由压电材
近年来,随着采煤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煤矿厚煤层开采普遍推广应用综采放顶煤技术。综放开采一次采出厚度大,采动应力集中,影响地层范围大,因此对综放沿空巷道围岩稳定性及支
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调度运营和用电服务部门的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其预测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供电质量,它的特点可以归纳为:要预测的数据个数多、影响预测的物理因素复杂且具有随机性和预测精度要求高等。短期负荷预测软件是电力部门自动化的要求。短期负荷预测方法众多,单一的预测模型由于自身的优缺点以及用到的信息有限,预测精度难以在原有基础上取得突破。组合预测模型被认为是
作为一种新颖的控制方式,直接转矩控制同矢量控制相比,具有转子参数鲁棒性和结构上的简单性。但是在技术实现上,直接转矩控制系统难以获得如矢量控制那样宽广的调速范围。其根源主要在于低速转矩特性变差、稳态转矩脉动的存在及带负载能力的下降。本论文针对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低速运行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分析传统DTC固有缺陷的基础上,本论文提出了两种改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低速性能的控制方法。其一,提出
双吸式离心泵具有流量大,扬程高的特点,广泛应用在水厂、电厂、钢厂、市政和建筑等部门,然而其在设计生产中却存在许多力学问题亟待解决,这就迫切要求我们从力学分析着手,系统、深
网壳结构是一类有活力的、适应性很强的、方兴未艾的空间结构型式,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目前,单层网壳结构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建筑结构中。而单层网壳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