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修辞学的目标是从众多人类话语中区别、归类并分析各种劝说因素;新修辞学虽然体系繁杂并且已经把修辞学的研究范围从最初的言语对话扩展至各种话语形式,但其研究中心仍是劝说;如今修辞学界的共识是:修辞学必然是跨学科性的、杂言性的,修辞学必然以研究当今体裁和话语实践为其要务。在以上学科氛围中,本研究首先构建了一个多视角、跨学科性的劝说理论模型,然后把这个模型运用到“促动性体裁群”的话语实践中研究其功能性语法模式和规律。本研究吸收、综合运用并发展了肯尼斯.博克的新修辞学思想、体裁分析及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人际元功能的最新理论---“评价”理论来达到研究目的。在理论层面上,本研究通过采用跨学科的语篇分析框架并且深入至不同领域的真实话语实践,来发现适用于英语“促动性体裁群”的系统性、功能性和社会认知性劝说模型和模式;在实践层面上,本研究的结论可以用于指导实际交际行为,帮助实现劝说的交际目的,同时在教学上为EAP和ESP的教学和研究提供框架和视角。在第一部分中,第一章对本研究的起源、目的、理论、术语、语料及方法进行了概括性介绍。第二、三章作为文献综述把本研究置于历时和共时的跨学科性框架中,除了梳理出和本研究直接相关的修辞、体裁分析和功能性“评价”理论的研究发展脉络,更指出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本研究提出的相应解决办法。第二部分是理论模型构建。本研究的跨学科性必然使理论模型的构建跨越几个章节步步实现。第四章运用并发展肯尼斯.博克的新修辞学思想,把劝说定义和阐释为“修辞话语语义层面”上的社会符号性“同一”构建。而劝说作为修辞行为必然实现在“体裁话语语义层面”,体裁是我们进行修辞劝说的机制,因此第五章首先界定“体裁”和“促动性体裁群”,然后在“拓扑不变性”(topology)视角下论证“促动性体裁群”成员之间的“互为论证性”(interdiscursivity)劝说机制。在“言语话语语义层面”,“评价”传达交际者的社会认知性态度、立场、观点,传达交际者对篇章外世界的投射,传达交际者之间的互动和磋商。在本研究中,“评价”作为功能性语言现象是劝说在“言语话语语义层面”上对“修辞话语语义层面”和“体裁话语语义层面”的人际元功能实现。因此,第六章对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人际元功能的最新理论---“评价”理论进行了探讨。第七章正式提出“三维话语语义劝说模型”:在“修辞话语语义层面”,劝说作为话语行为表现为“同一”构建;在“体裁话语语义层面”,劝说以体裁结构实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