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质与药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是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色谱法是研究药物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但就具体研究内容而言,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理论模型的构建对该方法的进一步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该领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之一。本论文以溶质进样量与保留值为主要参数,围绕描述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过程的理论方程的建立及检验展开研究。全文共分3章,作者的主要贡献如下:1、以溶质分子和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给出了一个描述色谱体系中溶质进样量(nb)与保留值(k′)之间关系的理论方程。应用此方程,可以测定溶质与固定相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K)和分布在固定相表面的活性位点数(na),为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依据;2、以固载牛血清白蛋白(BSA)亲合色谱研究了奥美拉唑、盐酸普萘洛尔和盐酸异丙嗪与BSA的相互作用,并以本文的理论方程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它们与BSA相互作用的K分别为3.83×104 L/mol,1.39×104 L/mol和1.24×104 L/mol,na分别为9.67×10-9mol,2.77×10-8 mol,8.05×10-8mol,分别与文献中荧光光谱法和放射免疫配体法等经典方法测定结果一致,证明所建立的理论方程可用于描述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3、在BSA的基础上,以固载alA-肾上腺素受体(alA-AR)和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亲合色谱研究了它们与药物配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盐酸小檗碱、甲磺酸酚妥拉明、盐酸特拉唑嗪、盐酸肾上腺素、重酒石酸间羟胺与alA-AR作用的K分别为5.71×103L/mol,3.37×103L/mol,5.22×103 L/mol,1.32×103L/mol,9.2×102 L/mol,na分别为2.22×10-7 mol,1.01×10-7 mol,5.0×10-8 mol,4.2×10-8 mol,6.4×10-8 mol;异丙肾上腺素、沙丁胺醇、去甲肾上腺素、美托洛尔和阿替洛尔与β2-AR作用的K分别为1.66×103L/mol,4.7×102 L/mol,1.11×103L/mol,9.5×102 L/mol,4.3×102 L/mol,na分别为1.49×10-7mol,3.04×10-7mol,1.31×10-7mol,1.8×10-7mol,9.6×10-8 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