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首先是一种乡土文化,但绝不仅是乡土文化。这些约定俗成又兼具独特的乡土文化通过实践、表演、活动等过程呈现,也包括过程相关的场地、材料、产物、道具、身体等物质景观要素。它们在现实中是可以通过看、听、嗅、体验感知到的景观样态,这些景观样态就其景观特征判定归属于乡土景观遗产系统中的子集,就是我们所见到的乡土景观系统中重要且充满活力的构成类型,即非遗类乡土景观。非遗类乡土景观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仅是关注乡土景观中遗产类乡土景观中的那些被评估为非遗的那部分。因为非遗是以过程呈现为主体的景观样态,所以非遗类乡土景观主要关注的是非遗呈现出来的全过程,包括呈现出来的相关实践、活动、表演、场地、材料、道具、身体等。当前,研究需求层面,首先,国际相关政策从物质遗产向物质与非物质遗产转向、从宏大向日常景观转向、从静态向静态与活态兼顾的转向。其次,非遗是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顶层设计重要的题中应有之义;第三,在现实中成为重要的景观热点;最后,它契合风景园林学科本身对人本理念的核心观照。与此相反,一方面,当下一些乡村出现有景无人的窘境;另一方面,非遗在风景园林学术研究,尤其是理论性研究属于薄弱点。基于以上情况形成了本文研究非遗类乡土景观的初衷。然后,本文通过研究梳理发现目前存在着重再应用,轻理论性研究;重静态,轻动态;重开发,轻保护与传承等研究的不足。遂使得决定以活态性视角对乡土景观中重要且充满活力的构成类型非遗展开理论解析与活态化探索。本文以非遗类乡土景观为研究对象,以山东省莱州(县)为研究地域,以活态性为研究视角,进行理论解析与活态化的研究聚焦。笔者以山东省莱州有非遗类乡土景观的乡村为田野调研点,一方面,莱州是千年古邑,许多乡村都是明清时期形成,加之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麦作与海洋文化为主的胶东乡土景观。非遗类乡土景观是此景观重要且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具有典型性与针对性。另一方面,莱州乡村非遗类乡土景观的体量丰富,构成全面;层级科学;活态性程度多样。这些保证了其解析与探讨具有一般参考性、全面性与科学性。笔者在莱州乡村历时一年,吸收文化人类学、规划学、建筑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理论,采用田野调查、个案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全文围绕非遗类乡土景观的理论与活态化两个大问题展开,主要从活态草图、活态演变体系、活态结构关系进行理论解析,针对活态性面临的问题进行活态化方法探索。四部分互有联系又各有侧重:第一部分,非遗类乡土景观的活态草图主要从研究地域、研究对象及研究视角三方面进行活态草图勾勒,包括莱州的历史与全貌,非遗与乡土景观的契合关系及其非遗类乡土景观的内容与边界,以及它的根本特质。第二部分,非遗类乡土景观的活态演变体系,主要对其演变理论进行历时解析,分别从形成原因、演变影响因素、演变规律以及演变阶段四个方面去深化活态演变理论体系。第三部分,非遗类乡土景观的活态结构关系主要采用先分后合的研究思路,对其结构理论进行现时解析。首先对非遗类乡土景观从时间维度上进行解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其在空间结构进行再解析,最后在时空维度上还原与演示完整、真实的非遗类乡土景观的活态结构关系。这两部分是在活态草图的认识基础上从历时过程与现时过程进行的理论解析,进一步深描出非遗类乡土景观的理论详图。第四部分,对于当前非遗类乡土景观面临的活态性问题,提出一种活态化保护的思路,并对其具体的活态化保护体系做出探索,实现其方法方面的完善。主要结论为:1.非遗是一种重要的乡土景观类型,即非遗类乡土景观,是物质与非物质兼而有之的文化场所综合体,其根本特质是活态性,它是一种由活态本体与环境体系共同形成的活态整体。2.非遗类乡土景观是基于基本需求和整合需求而产生的,是一种从无到有的突变。它的演变规律是一种特殊进化,其规律内置逻辑为整合性进化与创造性进化共同作用以实现适应性进化的目的。它会经历初生,发展,成熟以及衰亡四个演变阶段,并在演变中与自然、聚落、社会与文化环境互为影响。3.非遗类乡土景观在时间上是一种景观素——段——列的活态结构关系。在空间上,这种景观素——段——列与环境体系构成一种异质同构与交互蕴含的活态结构关系。4.面对非遗类乡土景观的活态性问题,探索出基础性、档案式、博物馆式、再现性、生产性、制度性以及核心景观素多位一体的活态化保护体系。通过全文分析,文章基于莱州乡村,完成了对非遗类乡土景观理论性解析与方法性探索。对非遗类乡土景观活态演变与结构方面于理论上进行深化与丰富。为非遗类乡土景观这种以过程呈现的四维景观提供了一种可解析的理论体系。实现一种兼顾传承、保护与利用的活态方法体系的构建与探索。有助于非遗在景观层面形成更为真实、完整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