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更新是森林生态系统自身不断完善与自我修复的重要方式。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完好的天然更新是森林健康发展的重要体现,它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在林学与森林生态研究领域,了解和认识森林天然更新机制一直都是林学与森林生态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已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作为人工林森林生态系统不断完善与健全的重要保障,人工林的天然更新就是林业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助力剂,一直以来深受林业工作者的重视。因此,森林天然更新研究的深入开展从根本上来说对林业产业的长足进步、对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南亚热带地区广西凭祥市中国林科院热带实验中心的马尾松X红锥人工混交林为对象,基于红锥的天然更新状况、林分结构环境以及林地土壤的理化因子等大量调查数据,较全面地开展了红锥天然更新特征与季节性动态、红锥天然更新的分布格局以及红锥天然更新的影响因子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南亚热带的马尾松X红锥人工混交林中,干、湿季天然更新的红锥平均总密度分别达到了 148250株/ha和194300株/ha,而且干湿两季的红锥天然更新苗均表现出随着高度级的增加相应密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在干湿两季,红锥更新苗的SⅠ高度级的均占了很高比例,分别为总密度的51.33%和49.72%,SⅤ级占比最少,分别为4.18%和4.30%。在不同高度级中,除SⅠ、SⅤ两个高度级外,SⅡ(F=5.39,P=0.032)、SⅢ(F= 5.26,P=0.017)、SⅣ(F=4.854,P= 0.008)3个高度级的更新苗密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干湿季更新苗的总密度更是达到了极显著水平(F=9.695,P=0.001;P<0.01)。(2)在南亚热带的马尾松X红锥人工混交林中,干湿两季红锥天然更新苗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有随高度级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并且湿季各级更新苗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均高于干季。双侧T检验发现,干湿两季地上、地下的总生物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除了 SⅠ和S Ⅴ两个高度等级外,SⅡ、SⅢ的地上与地下生物量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P<0.05),而SⅣ级则达到了极显著性差异(p<0.01)。(3)南亚热带的马尾松X红锥人工混交林红锥更新苗种群干季和湿季的存活曲线基本一致,均趋向于Ⅰ型结构即对角线形存活曲线,表明更新苗种群目前表现出比较稳定的消长率。通过负二项参数(K)、Morisita分布格局指数(I)、Cassie指标(CA)和方差均值比率法(C)、丛生指数法(Ii)等5种方法验证表明,红锥更新苗在干、湿两季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及各高度级更新苗的空间分布格局均呈聚集分布,但更新苗湿季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聚集强度要稍为强于干季的聚集度。此外,无论干季或湿季,SⅣ高度级更新苗的聚集度均比SⅠ、SⅡ、SⅢ、SⅤ级弱。(4)在研究的25个环境因子中,一些因子与各级更新苗密度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可能对红锥的天然更新有影响。其中SⅠ级与土壤全钾量、近地层叶面积指数显著相关,与土壤全磷量、pH、海拔、近地层透光系数呈极显著相关;SⅡ级与土壤全磷量显著相关,与海拔、上层平均叶倾角呈极显著相关;SⅢ级与土壤全磷、海拔呈极显著相关,和上层与近地层的平均叶倾角显著相关;SⅣ级与土壤全氮量、近地层透光系数、硝态氮含量显著相关,而与近地层叶面积指数、更新苗的地上地下生物量的相关性极显著;SⅤ级与土壤全磷显著相关,与土壤铵态氮、更新苗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海拔的相关性极显著。(5)冗余度(RDA)分析表明,25个环境因子组合对红锥天然更新苗密度空间格局变异的解释率达到66.01%,解释效果显著(F=2.0229;P=0.027,<0.05)。从排序轴的信息量看,前4个排序轴占了近2/3的总信息量,因此,红锥天然更新状况可以由前面4个排序轴来进行解释。通过解释变量与排序轴相关关系表及相应排序图的综合信息,发现在土壤全磷、海拔、林分上层平均叶倾角、土壤pH、近地层叶面积指数、近地层透光系数等6个因子中,前3个对红锥更新苗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后3个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因此可以确定这6个因子均为主要影响因子,而土壤全磷、海拔、林分上层平均叶倾角则为最重要的关键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