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城市化浪潮的显现,区域经济系统在地域空间上并非孤立发展,增长不仅仅取决于其要素禀赋、产业结构和比较优势等内在因素,而且越来越受益于与其邻近其他城市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这种空间关联效应会对某地域范围内区域经济增长路径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区域系统间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格局演变、相互关联特征及其溢出效应等问题倍受学者普遍关注。四川省实施多点多级支撑发展战略以来,由于外部政策环境的转变和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推动着各类要素向成德绵城市带集聚与扩散,城市间经济联系和相互作用日益紧密,本地经济产出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邻域经济活动辐射溢出的影响。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相对缓慢,经济空间异质性凸显,尚未形成区域内协调发展,区域外竞争合作环境,因此,有必要探索四川省市域经济活动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识别城市间经济相互关联作用,并检验区域经济溢出效应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本文首先运用新经济地理学范式详尽地解释区域经济增长相互关联性和溢出效应机理;其次,利用全局Moran’s Ⅰ指数、Moran散点图和LISA关联图等相关统计指标强调四川省总体上呈现以成德绵为核心的“中心-边缘”渐变分布结构特征;并在地理距离w1、时间距离w2和经济距离w3下,结合偏微分法的空间杜宾模型(SDM),甄别区域经济关联效应及其空间分解,结果表明四川省各市域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地缘邻近、交通网络和产业关联均是其重要影响因子,各投入要素对经济总产出的影响效应有所差别,人均资本存量的直接效应最大,而市场化程度在经济距离矩阵w3下的溢出效应最大;最后,依据空间关联效应的主要溢出路径,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启示,旨在推进区域一体化,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