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滑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与微丝结合特性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g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长肌球蛋白轻链激酶(L-MLCK)氨基末端的2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2Ig)和5DFRXXL序列与微丝的结合和促使丝状肌动蛋白(F-actin)聚集成束的特性。 方法:构建分别带有L-MLCK氨基末端不同片段的EGFP融合质粒,并将这些质粒转染到NIH3T3细胞内,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的分布特点,以确定L-MLCK氨基末端与微丝的结合位点;构建分别带有L-MLCK氨基末端2Ig结构和5DFRXXL序列的质粒,然后将其转化到细菌中,诱导表达了HA标记的重组2Ig和5DFRXXL蛋白;通过结合动力学实验分析重组2Ig及5DFRXXL蛋白与肌丝或F-actin的结合能力;应用交联实验来证明重组2Ig、5DFRXXL蛋白促使F-actin聚集成束的特性;再用激光共聚焦及电子显微镜观察F-actin聚集成束的形态学特点。 结果:通过观察转染了EGFP融合质粒的细胞,发现在L-MLCK的N端6个Ig样结构中,只有2Ig和6Ig结构(包含了2Ig)能够与微丝结合,由此确定了L-MLCK的N端与微丝的结合位点为2Ig蛋白;结合动力学实验的结果显示:2Ig与F-actin的解离常数KD为0.40±0.1μM,5DFRXXL蛋白与F-actin的KD为0.41±0.1μM,二者均与F-actin有较高的亲和力,并且2Ig与肌丝和F-actin的KD值相似,说明2Ig是直接与F-actin结合的;交联实验证明2Ig和5DFRXXL蛋白都能有效地交联F-actin,使其聚集成束;激光共聚焦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的结果显示:F-actin纤维在重组2Ig或5DFRXXL蛋白的作用下能够形成典型的F-actin蛋白束。 结论:1)L-MLCK氨基末端与微丝结合的位点是2Ig区域;2)2Ig和5DFRXXL区域均直接与F-actin结合,且有较强的结合能力;3)2Ig和5DFRXXL区域能够促使F-actin聚集成束;4)L-MLCK除了能够通过其磷酸激酶活性控制细胞收缩外,还可能作为一个新的F-actin集束蛋白作用于细胞骨架,是一个收缩-骨架形成的耦连分子。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有源结构声辐射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新算法,它直接利用传感器拾取的干扰信号和误差信号实时地建立系统模型和误差通道模型,通过解Diophantine方程得到自适应控制模型,仿真表
前言 人类妊娠过程中,胚胎植入蜕膜化的子宫黏膜壁并形成胎盘。来自胎盘的滋养层细胞侵袭入子宫粘膜,并打通子宫动脉从而保障胎儿发育中丰富的血运。植入期的子宫内膜呈现抵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观察黑豆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采用正常小鼠和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低下的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黑豆低、中、高不同剂量(10mg/d、50mg/d、100mg/d)
  本研究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chainreaction-sequencespecificprimer,PCR-SSP)和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chainreaction-
本论文工作意外地发现一个新的Ⅳ型CⅡTA基因变异体,具有阻抑IL-4基因转录激活的能力,其机制涉及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调控。  本论文从人单核细胞细胞株THP1中克隆到全长
目的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有报道乳腺癌已经成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
Ⅰ型干扰素产生细胞(Type 1 interferon producing cells,IPCs)又称为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前体(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precursors,pDCs),代表一类占外周血单核细胞的0.2%-0
目的 本研究在建立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先天性潜伏感染老年小鼠模型的基础上,重点观察了HCMV先天性潜伏感染引起小鼠大脑皮质AD样病理改变,探求HCMV先
本文对肿瘤抗原弱势表位优势化及其可能机制进行了研究。文章将NV抗原表位和肿瘤抗原CTL表位共同负载DC细胞并免疫小鼠,利用NV抗原表位能强烈刺激CD4+T细胞活化的特点,通过CD4+T
研究目的:  探讨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B-MSCs)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