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私人财富急剧膨胀,人们越来越重视理财的作用和功能。从2010年至今,在我国政府4万亿信贷保增长的政策刺激下,理财产品迎来新一轮的繁荣,研发和销售逐渐步入正轨,理财产品发展快速且稳健。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和资金规模继续呈现急剧扩容的态势。然而应该看到,目前国内许多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在营销策略和客户细分上还有许多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地方。本文立足于我国快速发展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现状,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着重讨论理财产品客户细分这一重要方面,并且给出相应的建议。本文首先用大量数据和图表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认为从2003年至今,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经历了摸索阶段、发展阶段、低谷阶段和反弹性复苏阶段这样一种螺旋式发展的过程,理财市场存在产品短期化趋势明显、预期收益率飙升、产品结构不完整、业务运作系统不完善、缺乏专业人才以及缺乏严格的客户细分和明确的市场定位等问题。接着,本文基于经典的“营销4P”理论,结合理财产品客户细分营销策略的内容,将“4P”扩展为“6P”,即Product(产品),Place(渠道),Promotion (促销),Price(价格),People(理财师团队)和Partitioning(客户细分能力),从更大范围和更多角度来阐述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策略的问题。本文认为,在产品上,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较高同质化的问题;在渠道上,存在着环节多、行动慢、时间长、成本高的缺陷;在促销上,还没有真正确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促销理念,认为在电视、网络、报刊等投放广告、加大宣传就是促销,而不是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在定价上,缺乏科学的定价机制,多采用“跟随策略”;在理财师团队建设上,理财规划师缺口明显,理财团队建设相对滞后;在客户细分能力上,仍然停留在地理细分和人口统计细分层面,方法比较落后。在总结存在的问题后,本文接着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从国内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比较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营销策略不足的方面和方式。最后,本文根据分析的内容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加强理财产品创新力度,创建自主理财品牌;提高理财人员素质,增强内部员工满意度;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进行客户关系管理;完善物理网点营销职能,积极开展电子银行营销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