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是国际上为数不多的以地下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大都市,地下水资源占城市供水总量的2/3。境内降水具有时空分布不均、丰枯交替出现等特点,导致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供需矛盾突出,缺水严重制约着北京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地下含水层的天然调蓄库容建立地下水库,通过有计划的储蓄和调节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丰补旱采,提高区域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是缓解区域水资源紧张局势的主要途径之一。岩溶水资源作为北京地区主要地下水资源之一,由于赋存介质不均一,系统特征比较复杂。本文结合张坊岩溶应急水资源地的勘探建设,从水源地的选址、勘察和开采评价等多方面论述了岩溶地下水系统的特征。综合影响和控制岩溶水系统的主要因素,作者通过对区域古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特征分析,应用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勘探、水化学、同位素等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通过对区域构造应力场、水化学场、水动力场等多种特征场的综合对比分析,阐述了岩溶地下水的补径排特征;应用氢氧同位素和CFCs示踪剂取样分析,初步分析了地下水的形成年龄。最后划分了白岱、石窝和长沟3个富水区,圈定了张坊岩溶地下水库的范围,面积约401 km~2,其中山区补给面积约280 km~2。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岩溶水的分布明显受构造控制,富水性不均匀;地下水的补给条件较好,循环演化较快。最后建立了岩溶地下水系统数值模型,预测了不同开采方案下区域水位降深,评价了岩溶地下水库的调蓄能力。综合区域水资源特点,分析了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蓄条件,提出了地下水和地表水联合调蓄方案。张坊岩溶地下水库,属半开放式山前浅埋岩溶地下水系统,其补给条件好,但可调蓄资源量有限。多年平均可采地下水资源为2330×10~4m~3/a,年内最大可调蓄库容为4690×10~4m~3/a。拒马河自张坊岩溶地下水库西北部流入,年均径流量为11804×10~4m~3/a。区内具备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蓄条件,通过胜天渠地表引水与张坊岩溶地下水库联合调度供水,利用地下水库的调蓄功能,弥补了地表水资源的不足,提高了区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地表引水和地下水库联合调蓄,可满足年供水1.3-1.5×108m~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