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半期,随着金融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外资银行挟新经济之力,又一次大举进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目前,拉美和中东欧地区一些国家全国银行体系的大部分资产已由外资控制,亚洲地区各国外资银行所占市场份额虽然相对较低,但也已经相当可观。 这一现象的发生并非是偶然和孤立的。一方面,它是近二十年来全球银行业经营集中化、全球化大趋势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集中反映;另一方面,这一时期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出现的放松对银行业的管制,国有银行私有化改革浪潮,以及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银行业大量并购、银行体系结构升级等,也给了外资银行的进入提供了条件——上述两方面原因交织在一起,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终于酿成了如今的局面。 一般而言,与工业化国家相比,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本地的银行业效率较低,因此,外资银行进入后,很快就倚仗其全球化优势控制了一些国家的银行体系的大部分资产,对东道国的金融乃至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鉴于此,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国迫切需要了解此间外资银行进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动因以及对该国银行体系造成的影响,以便总结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利弊得失,采取相应的策略。 如所周知,根据入世承诺,中国银行业将在2006年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鉴于中国目前银行体系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鉴于占垄断地位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股权结构不合理、法人治理不规范、资本金不足、不良贷款率过高、经营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外资银行大量进入中国,是否会对仍处于改革过程之中的国有商业银行以及中国银行体系造成强烈的不利冲击,以致影响中国银行体系乃至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稳定发展,始终是中国朝野高度关注甚至忧心忡忡的问题。 正是上述原因促成了本文的研究。本文将运用1996-2003年全球53个国家(其中28个是具有代表性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数据以及这些国家3141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财务数据,在总结和借鉴国际上一些经典文献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多个数学模型,通过规范的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多角度地深入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驱动因素及其进入后对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体系所产生的影响,并获得了很多具有启迪性的结论。在把握外资银行进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将进一步结合中国引进外资银行的丰富实践,对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路径、对银行体系和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行细致研究,并做出概括。最后,将借鉴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引进外资银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引进外资银行的进程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