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辣根过氧化物酶、乙酰丙酮(Acac)和过氧化氢组成的酶促氧化还原体系引发乙烯基单体(如丙烯酰胺AAM、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丙烯酸丁酯等)聚合展开研究;以AAM为代表单体,考察了酶促引发体系的引发和聚合机理,分析了诱导期产生原因,较详细地研究了聚合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在上述基础上,对以胶囊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的酶促体系引发丙烯酰胺的聚合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通过酶促体系引发各乙烯基单体的聚合研究结果表明,在低酶浓度下酶促体系能有效引发单体聚合,且水溶性单体经24小时后水溶液聚合转化率较高,而油溶性单体用乳液聚合转化率最高仅为40%。 在低酶浓度下(约0.1 mg/mL),HRP酶促体系能进行AAM的聚合反应,经验证为HRP、Acac和H2O2三者协同作用,共同引发AAM聚合反应。酶促聚合产物PAAM样品Mn在1.24~4.6*105DA之间,Ip在2.0~2.5之间。通过动力学实验,分析了诱导期产生机理,并通过调整Acac初始浓度使得诱导期消除,而对产物分子量无大影响。进一步比较实验和机理聚合速率方程表明,乙酰丙酮自由基(ACAC)之间会发生相互反应而消失,同时聚合增长链主要以歧化终止反应为主。 为了提高酶的使用效率,本文还设计了用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ACA)微胶囊法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实验确定了钙离子、海藻酸钠等的适宜用量及溶芯时间等工艺条件,制备了以低分子量壳聚糖为壁材酶处于囊芯的具有较好弹性和机械强度的毫米级微胶囊。实验测得酶的包埋效率为51.33%,固定化酶相对游离酶活力约60%。以胶囊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酶促体系成功引发AAM的聚合。实验表明,酶以胶囊方式固定化后,体系需经较长时间后才能使AAM聚合,对钙固定化酶促引发体系的聚合场所问题,进行多方面的实验研究和分析,给出了初步的结论和解释,这是至今人们尚未涉及过的全新课题,有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