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酮类化合物,是指天然生成的具有α或β苯基苯稠吡喃酮的一类物质,广泛存在于多种中草药、水果和蔬菜等植物性或植源性食物中,并呈现出巨大的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多样性。槲皮素(quercetin),3,3’,4’,5,7-五羟基黄酮,是膳食中最常见的类黄酮之一,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在机体内能发挥有益的健康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包括抗氧化、抗炎症、血管舒张,抗肿瘤等。但由于槲皮素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多个极性羟基基团,亲脂性较弱,并且由于其分子结构中的羟基结构造成的分子间作用,形成氢键,造成晶格能较高,其水溶性也较弱,在水中的溶解度只有7 ug/mL。槲皮素进入体内后,吸收并代谢,以甲基化、硫酸化和葡萄糖醛酸化的简单代谢为主,存在强烈的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低,一直以来在临床上作为药物而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以具有抗癌,抗氧化的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为先导化合物,根据羟基的化学性质差异,对其进行烷基化修饰,合成高产量、抗氧化效果强的3,7,3’,4’-O-四乙酸乙酯槲皮素,提高目标化合物的脂溶性,阻断其在体内消化过程中的首过效应,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采用硅胶柱层析法以及制备型液相色谱法对产品进行纯化分离,并采用IR,MS,13C NMR进行结构鉴定与表征。采用化学方法比较槲皮素及3,7,3’,4’-O-四乙酸乙酯槲皮素的理化性质,并验证其是否提高药物脂溶性。采用摇瓶-液相色谱法测试药物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初步探讨衍生物脂溶性的变化。通过建立Caco-2细胞模型来评价槲皮素及3,7,3’,4’-O-四乙酸乙酯槲皮素在不同药物浓度、作用时间、pH值、温度和乙二醇四乙酸(EGTA)作用下对肠道吸收转运的影响,并采用P-gp、MRP2转运蛋白抑制剂verapamil、MK571研究其转运过程中的主要转运蛋白,以综合评价槲皮素及3,7,3’,4’-O-四乙酸乙酯槲皮素的吸收转运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素及3,7,3’,4’-O-四乙酸乙酯槲皮素在水、不同缓冲盐溶液中的质量浓度,测得37℃时,槲皮素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大于3,7,3’,4’-O-四乙酸乙酯槲皮素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采用摇瓶-液相色谱法,测定二者在正辛醇-水、缓冲液体系中的油水分配系数,测得结果表明,酯化修饰后的3,7,3’,4’-O-四乙酸乙酯槲皮素脂溶性高于槲皮素。2.以Caco-2单层细胞为模型,通过LC/MS方法定量检测,评价槲皮素和3,7,3’,4’-O-四乙酸乙酯槲皮素在跨膜转运中的吸收及其转运机制。结果表明槲皮素的跨膜转运主要依靠外向型转运蛋白P-gp和MRP2的外排作用,而Eaq4的跨膜转运机制主要为被动扩散。3.槲皮素在Caco-2细胞膜上跨膜转运呈pH依赖,但pH值的变化对3,7,3’,4’-O-四乙酸乙酯槲皮素在Caco-2细胞膜上跨膜转运影响并不明显。两种化合物在Caco-2细胞膜上的跨膜转运均呈温度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