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伦理思想体系的最终建构——以韩非与《韩非子》为研究对象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pppp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家学派是一个学术渊源与属性复杂、内部学术思想多元的松散集合体,直到韩非集法家大成,始确立法家学派的思想体系。韩非提出“不务德而务法"的主张,是否意味着法家思想是非道德主义的思想体系?通过对韩非和《韩非子》的分析,笔者理清了韩非的伦理思想脉络,试图在现代语境下,对韩非所建构的法家伦理思想体系给予重述,提炼其核心范畴、基石范畴和范畴体系,并对法家伦理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予以分析。同时,通过重述韩非的法家伦理思想体系建构逻辑,对学界有关法家的主要问题进行回应,即回答法家是否是非道德主义的?法家是否主张性恶论?法家是否具有自身独特的伦理思想?如果具有伦理思想,是什么样的具体内容?法家的伦理思想是功利主义吗?法家的功利论伦理思想和英国古典功利主义是否相同?如果法家具有自身独特的伦理思想,为何会主张严刑峻罚的重刑主义?最终要回答的问题是,与儒家伦理相比,法家的伦理思想是否已经过时,应该为历史所淘汰?法家的伦理思想是否具有理论现代化的潜质与理论超越的可能性?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铺陈韩非所建构的法家伦理思想体系,并对上述问题进行合于历史的回答。   全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主旨、研究现状、前提性问题限定、核心观点、论文创新。其中前提性问题限定,对韩非思想的内涵和外延做出限定,并且对本文所用《韩非子》重点篇章《解老》、《喻老》的真伪进行考辨,为本文的实证分析研究做出史料方面的真实性、确定性保证。   第二章,伦理思想体系的内在逻辑。引入现代伦理思想体系的理论结构框架,将伦理思想划分为元伦理思想、规范伦理思想、应用伦理思想结合而成的体系,为后文法家伦理思想体系的建构提供参照系,并且提供法家伦理现代化的逻辑思维路径。引入元伦理学的概念范畴,讨论道德、善、应该、正当、行为事实、道德本质等范畴的一般意义,为本文的进一步讨论析清范畴语义上的内涵,以防止理解上的歧义和偏差。道德即道德规范。道德是社会性的产物,习惯或习俗内化成为道德规范,制约、指导人类的生活。然而,最先遭遇道德的,永远是单个的“个体”,道德以内化为人内心的道德准则的方式,起着作用。道德是人为制定或约定的行为规范,道德价值却不是由人约定的。善是欲望的满足,任何欲望的满足都是善,任何欲望的压抑都是恶。目的和意识领域的善,称为应该。应该也仅仅是意识、目的领域的善,无意识、无目的领域的善,不能称为应该。将“应该”区分为道德应该与非道德应该,从而引入了正当的范畴。所谓正当,就是道德应该。正当是行为符合主体的道德意识、道德目的的效用性,只有进入了正当,才是真正的道德。事实,实际上是这种不依赖于思想,同时又不依赖于主体的欲望、需要、目的而存在的事实,即狭义的事实。本文观点,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是推导“从是(事实)到应该”的中介,是“应该”所以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和评价标准。引入规范伦理的基本范畴,分析道德起源、道德目的、道德终极标准、道德原则与规则,将规范伦理进一步划分为个体道德与社会伦理。引入应用伦理的基本范畴,规范伦理与应用领域结合,形成政治伦理、法律伦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政治学思想,甚至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全都是伦理指向的。应用伦理思考模式在中国,具有深厚的底蕴,具有广泛的文化认知与认同。   第三章,法家伦理思想概述。分为法家元伦理思想概述、法家规范伦理思想概述、法家应用伦理思想概述三部分。法家元伦理思想认为,道德即善,即万物于人所表现出的效用。道与德是抽象的道德,仁、义则是道德进一步的制度化。仁是人的自然本性,还未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是义的制度化形式。善恶的判断标准是行为的功用结果,是功利标准。法家的个体道德思想认为,个体道德的核心,就是自身的利益与幸福。人性中自为、自利的本性,是人的经验本性。法家的社会伦理思想认为,社会伦理的核心是追寻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公利。法家个体道德与社会伦理的内在矛盾,随着道德起源与道德目的二者的认识分离而产生,并且这种内在矛盾一直贯穿了法家伦理思想的始终,成为法家伦理思想的独特特征。法家应用伦理思想包括政治伦理与法律伦理,政治伦理包括君道的正当性、法术势结合的正当性论证,法律伦理包括法律功能与形式的正当性论证。   第四章,法家伦理思想体系的结构。内部结构包括,法家内部思想的齐法家、晋法家之别,法家内部思想渊源与属性的儒、墨、道之别,“道法家”内部的法、术、势三派之别,韩非以老子哲学为理论基础,以法家功利论的道德终极标准,对法家内部儒、墨、道三大派与法、术、势三小派的政治观点、道德价值进行筛选、重组、整合。外部结构包括,韩非所处时代背景与时代显学,概述儒、墨、道三家的伦理思想,分析韩非立足功利论、人性论、历史观对先秦诸子伦理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第五章,法家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对法家伦理思想进行范畴提炼,借以理清韩非的伦理思想体系脉络。法家元伦理的核心范畴,“道”是事物的本质属性,道没有善恶之分,道的运行可以得到善的结果,也可以得到恶的结果。“德”是道之功,德即是得,是道的载体、形式、功用。道是德的客观行为事实基础,德是道合于人目的的功用,道德的本质就是行为合于目的而产生的功用。所以,道德,又可以称为“功德”,意指对功用的取得。法家规范伦理的核心范畴,包括“仁”与“利”、“公”与“私”。仁者欣然爱人,仁是人的自然本性。人人挟自为心,自利是人的经验本性。公与私相对称,利天下利国利君为公义,利己利身利家为私义。公与私的对立,本质上都是自利行为,区别的标准在于行为主体的差异。私的行为主体是个体,公的行为主体是国家、君主。法家应用伦理核心范畴,包括“国”与“君”、“法”与“刑”。   第六章,法家伦理思想的范畴体系建构。分别论述元伦理体系、规范伦理体系、应用伦理体系组成法家伦理思想体系的子范畴体系建构以及伦理思想体系的基石范畴和内在逻辑。韩非的元伦理思想完全植根于老子的哲学思想,尤其受到老子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影响,形成元伦理体系的道德相对主义认知。韩非的道德终极标准,受到了政治功利目的的影响,一切以追求政治上的最大功利——富强——为目标,形成元伦理体系的道德绝对主义追求。规范伦理体系,划分为个体道德思想体系和社会伦理思想体系。从仁与利推演开去,形成庞大的个体道德范畴体系。从自然本性仁推导出义、礼、忠、孝、信、智、方、廉、直、光等范畴;从经验本性利推导出荣辱、苦乐、赏罚、公私、争和、爱怨等范畴。从公与私推演开去,形成庞大的社会伦理范畴体系,可概括为公开、公正、公平三原则。应用伦理体系,法家政治伦理的子范畴划分为法德、术德、势德,其中势是政治伦理的核心和正当性基础;法家法律伦理的子范畴划分为法的功能正当性与法的形式正当性。法的功能正当性,即法德对于君道的从属性,法治对于国家利益、君主利益的维护;法的形式正当性,又称为法的内在道德性,指法自身所应具备的自身善、行为善特质。法家伦理思想体系的基石范畴,就是功德。围绕功德范畴,可以用图表形式形象直观地表现全部伦理范畴之间的二元结构层层嵌套的内在逻辑。   第七章,法家伦理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韩非的方法论,包括形名方法与解释学方法。韩非的功利论,包括法家功利人性论、功利政治论、功利文化论。对韩非的理论超越,试图找到韩非伦理思想体系进一步发展,进而现代化的路径。这种现代化,是立足韩非的伦理思想体系,对其理论自身的超越,其超越动力源自其思想体系内部,而非外界强加。这种内发超越包括对法家历史观的超越,对法家功利评价标准的超越,对法家道德行为主体的超越。   论文得出结论,韩非集法家之大成、诸子之大成,为法家学说建构了正当性论证的完整伦理思想体系,这种建构是潜隐状态的,需要从韩非的思想中进行细致的提炼。同时,也得出法家思想并非是非道德主义,而是具有鲜明的伦理道德观点,韩非赋予法家伦理思想以鲜明的“道法家”气质。韩非所最终建构的法家伦理思想体系,是开放性的体系,更是具有真理性认识的思想体系,剔除了历史因素对其道德目的的影响,这一体系具备理论现代化的潜质,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重要的理论资源。
其他文献
干旱是影响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立相对稳定的耐旱鉴定方法、发掘耐旱品种是大豆耐旱育种的前提。基于前期对87份大豆材料耐旱性的初步鉴定结果以及对其中30份大豆材料
罚金刑在整个刑罚史上由来已久,作为财产刑的一种,置身于当今刑罚轻型化的潮流中越发彰显其对法治国家进程的价值,故而在目前许多国家的刑罚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月的第一天是个晴朗的日子,对于来北京参加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摄影人才培训班学习的五十名学员来说,更是一个充满期待和喜庆的良辰吉日。这一天,这些
一直以来未成年人犯罪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实践中司法机关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指导思想,对符合条件的未成年犯一般判处缓刑。但是,与国外成熟的未成年犯缓刑制度相比,我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成为目前计算机领域和信息安全领域研究的重点,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并伴着大数据挖掘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网络信息安全
期刊
相干体及相关技术对断层探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Marfurt等在“用基于相干体的相似算法进行3D地震属性分析”一文中也谈到了该项技术的重要性(Maffurt等,1998),该文被评为年度
新农村建设的启动与开展,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要求,其所确立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了人的发展问题。农村妇女作为新农村的主人,在新农村建设中占
随着全球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一体化的推进,信息的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阐述计算机病毒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机制,通过分析常见的破坏机制,从而得出以下基本的病毒防护意识
张绪贤,祖籍山东牟平,1934年出生于书香世家,中国百年燕翼堂第四代传人,字号普恩、兰石、太行铁髯翁。他的艺术道路先从唐楷入手,习魏碑、隶、汉简,学诗词、印、画,转益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