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食管鳞癌(ESCC)是潮汕地区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由于 ESCC容易早期发生转移且临床缺乏有效的早期诊疗措施,因而该地区食管鳞癌5年生存率仅20-30%。ESCC前期研究常采用临床标本检测、细胞培养、裸鼠模型等方式,当通过这些研究方式获得有价值的结果后,还需要动物实验来进一步来验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Tang于2004年最早报道了4NQO诱导小鼠ESCC模型,发现该模型能产生与人类ESCC形态学和分子表达类似的病变。该模型报道后促进了很多建立在该模型基础上的ESCC体内研究的发展,但是该模型只总体报道了4NQO诱导ESCC及其浸润癌的发生率,而对影响ESCC预后最重要的因素浸润和转移没有深入研究。由此可见,4NQO诱导小鼠ESCC模型中还有很多待研究和挖掘之处。而建立和研究该模型,并将其与基因工程小鼠等研究方式相结合,对研究特定分子事件在ESCC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方法:采用4NQO100ug/ml诱导小鼠食管癌模型并在诱导后多个时间点动态取材。观察该模型中食管正常上皮在4NQO诱导下转变为癌并扩散所发生的逐级病理学改变,分析4NQO诱导食管癌模型与人类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的相似程度,并将该模型应用于PTPRO基因敲除小鼠,探索4NQO诱导模型的应用价值。 结果:本研究中4NQO诱导小鼠食管癌组织学类型为食管鳞癌,分化程度以中分化为主。诱导28周时鳞癌发病率为100%。动态取材观察到该模型中正常食管上皮经历增生-不典型增生-癌-浸润癌的变化过程及炎症细胞的参与。观察该模型中肿瘤扩散方式可见肿瘤浸润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外膜,以及肿瘤浸润脉管和食管癌壁内转移。将该模型应用于 PTPRO基因敲除小鼠后,成功构建了结合化学诱导模型优势和基因工程小鼠优势的动物模型。 结论:4NQO诱导小鼠食管癌模型的癌变过程、肿瘤扩散过程、肿瘤组织学类型都与人类食管鳞癌有很好的相似性,是具有高度模拟性的食管癌体内研究模型,是研究食管鳞癌癌前病变和癌的高仿真动物模型,有望成为研究ESCC浸润、转移的有效动物模型。该模型可以与PTPRO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结合,构建具有化学诱导模型和基因工程小鼠模型优势的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