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基因RIP2调控叶夹角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bu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夹角是水稻株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水稻对逆境胁迫的耐受性、光合效率以及密植程度,从而最终影响水稻的产量。因此弄清水稻叶夹角形成的分子作用机制,继而通过生物技术来驱动叶夹角的精准变化是当前水稻分子育种的重要问题。本课题组已克隆了水稻叶形态基因Rolled and Erect Leaf 1(REL1),该基因的表达可导致叶片卷曲和叶夹角增大以及叶近轴面泡状细胞显著增多等表型变异,并且可通过协同激素BR途径中的Os BZR1基因参与水稻叶夹角的调控。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REL1互作蛋白RIP2(REL1 Interactive Protein 2)为研究对象,利用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证实RIP2与REL1在体内外均互作;通过生物信息学、表达模式、亚细胞定位、敲除及超表达等技术初步确定水稻基因RIP2调控叶夹角形成的分子机制;通过rel1rip2双突变体和外源BR处理以及全基因组表达谱等技术进一步揭示RIP2协同REL1调控叶夹角的分子机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p GADT7-RIP2和p GBKT7-REL1共转酵母菌在QDO(Quadruple Dropout Supplements,四缺)平皿生长,表明REL1与RIP2蛋白在体外互作;p SPYCE-RIP2和p SPYNE-REL1共转水稻原生质体,黄色荧光蛋白信号与叶绿体自发荧光信号融合,表明REL1与RIP2蛋白在体内互作,且互作于叶绿体。2)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基因RIP2的基因组长度为2212 bp,由4个外显子与3个内含子组成;它的CDS长度为741 bp,编码246 aa;RIP2是1个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具有保守结构域RING_Ubox。3)q RT-PCR的结果表明,水稻基因RIP2在幼苗期的地下部分表达量最高,在孕穗期的叶鞘、叶枕和叶舌中表达量较高;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RIP2-GFP融合蛋白信号与高尔基体Maker相互融合,表明RIP2蛋白定位于高尔基体。4)与野生型ZH11相比,RIP2基因敲除材料rip2的叶夹角显著增大,表明RIP2基因负调控叶夹角;RIP2-OE的叶夹角趋近于0,但与野生型ZH11的叶夹角显著性差异。5)与突变体rel1相比,双突变体rel1rip2的叶夹角增大达显著水平,这说明两者的作用可累加,水稻基因REL1与RIP2极可能是1对控制叶夹角的拮抗因子。6)外源激素BR的试验表明,野生型ZH11与超表达RIP2-OE的叶夹角随激素BR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且呈现剂量依赖效应;而rel1、rip2及rel1rip2的叶夹角在施加BR前后角度无显著性变化,说明它们对激素BR不敏感。另外,本研究利用q RT-PCR检测了水稻基因REL1和RIP2在外源激素处理ZH11中的表达变化,发现REL1基因在BR后其表达量迅速增加,而RIP2基因表达量迅速降低,说明外源BR可诱导水稻REL1基因的表达,而抑制RIP2基因的表达,这在m RNA水平上证实了水稻基因REL1与RIP2是调控叶夹角的拮抗因子。7)构建12个c DNA文库进行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共获得77.41 G序列数据;ZH11和rip2、ZH11和rel1、rip2和rel1rip2以及rel1和rel1rip2中共有41个差异表达基因;在ZH11和rip2对比中,筛选鉴定出30个正调控叶夹角基因与22个负调控叶夹角基因差异表达,同时对油菜素内酯(BR)和生长素(IAA)合成传导相关基因进行鉴定,并选取部分基因进行q RT-PCR检测,其表达情况基本与全基因组表达谱数据相符,表明RIP2基因调控叶夹角与BR和IAA的合成及信号传导相关。本研究为解析水稻基因RIP2参与调控叶夹角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实验依据,同时为探索影响叶形态发育的遗传效应提供基础。
其他文献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表明大豆是一种中度耐盐作物,日益严重的土壤盐碱化会造成大豆种子发芽率、植株高度、地下部和地上部鲜重降低、叶片萎黄甚至坏死、产量降低等,严重影响大豆的植株生长和农业生产。大豆耐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所以应该对大豆耐盐基因和耐盐机制进行研究,为培育耐盐大豆品种奠定基础。本文首先利用桂早1号×巴西13通过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进行
学位
我国甘蔗栽培品种主要为甘蔗属细茎野生种和热带种的杂交后代,遗传基础狭窄,种性难有大的突破。斑茅是甘蔗近缘属(蔗茅属)的野生种,具有抗旱性强、抗病性好、根系发达、宿根性好等优良性状,利用斑茅与甘蔗属间远缘杂交,导入斑茅优良抗性基因,可拓宽遗传基础,获得突破性种质或亲本,加速甘蔗品种改良。本研究对本实验室培育鉴定的14个甘蔗斑茅属间杂交后代BC3F1品系进行一年新植、一年宿根田间种性评估,从中筛选出抗
学位
种质资源是水稻新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人工诱变是创造新种质的有效途径。EMS是一种诱变效应较好而且在生产实践中有较多应用的化学诱变剂,利用EMS诱变作物可以产生丰富的突变体类型。尽管对EMS诱变水稻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利用EMS诱导水稻性细胞变异的研究报道并不是很多,特别是从全基因组的角度来比较EMS诱发性细胞和体细胞变异差异的研究报道更少。本研究利用EMS诱变日本晴的幼穗和种子获得诱变材料,
学位
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具有丰富的优良基因,是研究水稻优质高产品种的重要资源。花器官是影响植物交配系统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表型性状与开花习性是影响异交率的重要因素。在普通野生稻进化过程中,花器形态、开花习性等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引起其花器形态变化和花器官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尚不明确。前人研究结果表明MADS-box转录因子对花器官生长发育起着关键调控作用。目前对普通野生稻MADS-b
学位
水分是影响水稻生产最主要的因子,水分缺乏或者没有水分将会导致水稻减产或死亡。为筛选出能够使香稻协同增产、增香的最佳灌溉方式,为香稻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生产技术指导。本研究以常规香稻品种象牙香占和美香占2号为试验材料,于2018年晚季在华南农业大学试验农场进行盆栽实验。在香稻移栽返青后开始进行不同的灌溉方式,设置CK为常规灌溉,W1为干湿交替灌溉,在水稻返青后的整个生育期中当土壤水势达
学位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最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株型改良是提高水稻作物产量的有途径,而分蘖角度是水稻株型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研究水稻分蘖角度基因定位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突变体lazy3和华粳籼74为亲本构建F2群体,对lazy3进行表型和遗传分析,获得以下主要结果。本研究试验材料突变lazy3为华粳籼74与高州普通野生稻回交的高世代纯合后代
学位
香蕉是重要的热带水果之一,营养丰富,味道香甜,是我国南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同时也是部分非洲国家和太平洋地区岛国居民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香蕉品种资源丰富,既有鲜食水果用途,也有主粮用途。全世界主要栽培香蕉品种类型有10余种,然而其在果实营养品质等方面缺乏深入系统的评价,影响鲜食和加工性能的原因也未知。本论文以全世界广泛栽培的9个香蕉品种类型(Saba、Pisang Awak、Plantain
学位
同源四倍体水稻是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通过染色体加倍获得的水稻种质。利用籼型和粳型同源四倍体水稻杂交F1获得具有明显的生物学优势,但F1育性普遍偏低,难以直接利用。本实验室经过多年努力,利用不同类型的同源四倍体水稻杂交和多世代的定向选择,成功地培育出新型四倍体水稻(neo-tetraploid rice)。该水稻不但育性高,而且可以克服杂种F1的不育性,也就是说,与低育性同源四倍体水稻杂交F1育性正
学位
为探明γ-氨基丁酸(GABA)喷施和光照处理对香稻产量、品质和香气2-乙酰-1-吡咯啉(2AP)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本研究于2016年至2018年期间在华南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农场进行,共设计3个试验:试验一,盆栽试验以美香占2号和玉香油占为研究材料和大田试验以美香占2号、玉香油占、Basmati、象牙香占和云粳优14为研究材料,设计4个GABA喷施时期处理:分蘖期喷施(S1)、幼穗分化期喷施(S
学位
水直播是直播稻重要的播种方式,由于在淹水条件下水稻种子完全浸没,遭受低氧或缺氧,导致发芽差或不发芽,所以选育在淹水条件下快速萌发、胚芽鞘快速伸长的水稻品种能够有效地解决水直播方式的局限性。因此,低氧萌发是水稻直播改良的关键,对淹水胁迫下水稻萌发耐淹性的研究对改良直播稻、保证直播稻产量并促进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本实验室前期鉴定的热激蛋白基因NAL11为研究对象,以02428与其近等基因系024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