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海及西太平洋深海沉积物中真核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123456789dt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核微生物包括原生生物和单细胞真菌,有关其生物多样性和地理分布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并存在巨大争议。相较水体,海洋沉积物中孕育了更为丰富多样的真核微生物群落,然而由于方法学的局限,对海洋底栖真核微生物多样性和地理分布的研究十分稀少,对其在海洋沉积物中的多样性分布格局尚缺乏认知。本论文针对如下科学问题开展研究:环境条件、纬度梯度和水深梯度等如何影响海洋沉积物中真核微生物多样性和分布。本文首先研究了水体的环境DNA(eDNA)对沉积物中真核微生物分子多样性评估的影响,优化海洋底栖真核微生物的分子多样性研究体系。本研究选择了黄海冷水团中的两个站位,同时提取水体和沉积物中的DNA和RNA,且沉积物DNA的提取采用直接提取和洗脱两种方法,结合DNA和cDNA高通量测序,研究水体以及沉积物中纤毛虫分子多样性的关系。结果显示:较之深层水,浅层水中浮游类群对沉积物中纤毛虫多样性评价的影响较大。洗脱DNA与cDNA测序方法类似可显著降低浮游类群eDNA对沉积物中纤毛虫多样性评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基于DNA和cDNA测序的海洋沉积物中真核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发现:较之DNA测序,cDNA测序可以降低后生动物对真核微生物多样性评估的影响。两种方法揭示的同一站位沉积物中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不同,cDNA测序获得的硅藻最为优势,与基于形态学方法研究结果一致;而DNA测序显示甲藻最为优势。因此cDNA高通量测序对于研究海洋沉积物中真核微生物的分子多样性及分布特征更具技术优势。在方法学优化的基础上,采用cDNA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了黄海冷水团对沉积物中真核微生物多样性和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真核微生物的分布模式与小型和大型底栖生物类似,冷水团内外群落结构显著不同,并且在南、北黄海显著不同。冷水团外各站位的平均多样性高于冷水团内站位。31%的OTUs仅在冷水团内或者外围检获,此类OTUs大多相对丰度较低,易被形态学检测遗漏;且这些OTUs的代表序列与数据库中已知物种的序列相似性低,属于未知种属。扩布限制,即空间变量,对真核微生物总体和优势类群的分布影响较大;但环境变量(水深和底层水温度)对稀有类群群落构成的影响更大。采用cDNA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了黄海、东海和南海沉积物中真核微生物多样性和分布,探究纬度梯度及环境变量对其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三个海域总共获得8,785个真核微生物的OTUs,南海获得的OTUs数最高,其他依次为黄海和东海;但就单个站位所获得OTUs数而言,黄海最高,其次为南海和东海。这一分布模式与中国近海大型底栖生物的纬度梯度分布模式不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真核微生物OTUs数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底层水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黄海、东海和南海沉积物中相对丰度最高的类群不同,分别为硅藻、丝足虫类和纤毛虫。三个海域OTUs数最高的类群均为丝足虫类。整体上,三个海域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不同,较之南海,黄海和东海的群落构成相似性更高。扩布限制对总体真核微生物、优势和稀有类群分布的影响均大于环境变量。采用cDNA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了北纬36°断面从潮间带到陆架海到深海(6,000 m)沉积物中真核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构成,剖析相同纬度海域中水深对底栖真核微生物多样性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潮间带到深海的十个站位总共获得3,855个真核微生物的OTUs,在总体OTUs数和单个站位获得的OTUs上,以陆架海区(黄海)为最高、西北太平洋深海次之,青岛湾潮间带海区多样性最低。陆架海与深海的OTUs数与水深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沉积物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素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三种生境中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不同,陆架海区和潮间带的群落相似性高于其与深海群落的相似性。潮间带的最优势类群为硅藻,而陆架和西北太平洋深海最优势类群为丝足虫类。环境变量对总体真核微生物(水深、沉积物叶绿素a含量和总有机质含量)、优势(水深、沉积物叶绿素a含量和总氮含量)和稀有(水深和沉积物叶绿素a含量)类群的影响大于空间变量的影响。总体来讲,本论文优化了海洋沉积物中真核微生物分子多样性的研究方法,首次展示了黄海冷水团(中尺度)对沉积物中真核微生物地理分布的显著影响;并发现中国近海(大尺度)沉积物中真核微生物分布与纬度梯度相关,但与大型生物不同的分布模式;同时在大的空间尺度和水深差异下,初步探明了水深梯度对沉积物中真核微生物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证实真核微生物,尤其是稀有类群的分布具有地理限定性,环境变量和扩布限制显著影响底栖真核微生物的分布,但相对重要性随研究尺度和生境的差异而变化。
其他文献
由台风所产生的涌浪因其携带能量高、影响范围广、观测难度大等特点,在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海洋工程等方面备受关注。同时,台风的非对称结构及其变化常伴随着台风强度的变化,并影响台风浪的生成和发展。这使得利用真实观测对台风所产生的涌浪进行追踪和分析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波模式(WaVe mode,WV)产品的涌浪观测数据,追踪台风所产生的涌浪,对台风涌浪场的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台
冷泉是继热液之后另一种特殊的深海环境。南海冷泉生态系统以甲烷流体、自生碳酸盐岩、化能自养微生物群落以及大量的单质硫为特点。本研究利用2017年和2018年“科学号”冷泉-热液航次获得的冷泉沉积物样品,通过宏基因组学对南海冷泉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分布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冷泉沉积物样品中参与硫元素循环的微生物进行了筛选,获得了一系列硫氧化微生物和潜在的新属新种。在此基础上,对赤杆菌氧化硫代硫酸钠产单质硫的
潮间带底栖有孔虫具有很高的生物量,是微小型底栖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底栖微食物网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其种类多、分布广、个体小、生命周期短、对环境变化敏感、大部分具有能在沉积物中长期保存的壳体等特点,使其成为古海洋环境和古气候重建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载体。潮间带同时受到陆地、海洋和大气因素的影响,环境复杂多变,且不同区域的底栖有孔虫组合存在很大区别。因此探究潮间带底栖有孔虫群落
剧毒卡尔藻(Karlodinium veneficum)是一种全球分布并产生毒素的有害藻华原因种,其有害藻华已经通过产生卡罗毒素在世界各地造成了很多鱼类的死亡。剧毒卡尔藻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突出的繁殖能力与其多样化的生存策略是紧密相关的。本论文利用多种方法研究了剧毒卡尔藻的三种具有重要意义的生存策略,即毒性(对动物而言)、化感作用(对共存浮游植物而言)、和混合营养(主要是吞噬营养),以研究它们的作用机
病毒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只能在生物的活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的非细胞生物,可以感染地球上所有类型的细胞生物。在海洋生境中病毒普遍存在且丰度极高,绝大多数以原核生物为宿主。病毒是海洋微食物网中重要的一环,对地球碳、氮循环有着显著影响。通过裂解宿主,病毒可将原核生物量转化为可溶性有机质重新被原核生物利用,使其无法进入更高的营养级。这一由病毒诱导的有机质流的改变被称为“病毒回路”。此外,病毒对原核生物群落结构、
浮游动物是海洋浮游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生物量水平和类群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碳循环的输出效率。南海北部海域是中尺度涡的高发区域,中尺度涡对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围绕南海北部陆坡海域进行了春季、夏季和秋季3个季节航次的采样,通过浮游动物图像扫描ZooScan系统分析了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水平、粒径和类群结构,结合物理水文、化学和生物参数讨论了影响南海北部陆坡浮游动物的因
天然产物因其新颖的化学结构和多样的生物活性在新药研发中被赋予独特的地位。深海(>1000 m)通常具有高压、无光等环境特点,局部具有冷泉、热液等极端环境,深海微生物具有与深海环境相适应的独特遗传背景和代谢途径,蕴含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资源,具有独特的生物功能。本论文从不同海域和水深的深海沉积物及动物样品中分离获得137株真菌,经小试培养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结合化学和生物学指标以及文献调研,最终选取4
海洋大型底栖动物(Marine Macrozoobenthos)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口邻近海域受到复杂的自然环境和剧烈的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属于生态敏感区域,研究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变化对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稳定均有重要意义。另外,长江口邻近海域时常发生季节性的氧亏损事件,但目前少有针对该海域轻度氧亏损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影响的系统性研究。本论文以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为
平端深海偏顶蛤(Gigantidas platifrons曾用名:Bathymodiolus platifrons)是西北太平洋常见的深海大型化能营养生物,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贻贝科、深海偏顶蛤亚科。在冲绳海槽的多处热液区,日本相模湾的冷泉区,以及我国南海冷泉区等多个还原性生境中均有其广泛分布,是这些热液/冷泉生态系统中优势的大型生物。平端深海偏顶蛤的最显著特点是以体内共生菌化能合成的有机物
近二十年来,水母类在全球多个海域出现暴发现象,暴发的数量和频率都呈增加态势。由于水母种群数量增长迅速,并且对食物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水母对海洋食物网的影响非常大。其暴发危害着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母种类之一,在我国长江以北海域广泛分布,是我国近海经常暴发的灾害水母种类之一。为了调查沙海蜇在中国近海浮游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