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型城市,即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的城市。这些城市大都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和初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是国家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资源型城市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和矛盾,比如:综合实力相对较弱、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民生问题十分突出等等,这些问题和矛盾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资源型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必须进行转型。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过程中,由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直接决定着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兴衰,所以政府转型是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然要求;而政府作为决策者和国家利益代表者,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政府转型的过程,本身就是政府转变行政观念、重新定位管理职能的过程。就资源型城市的政府转型而言,因为其面对的具体城市发展问题而各有侧重。作为因煤而兴的典型资源型工业城市,枣庄市的发展存在对资源型产业具有高度依赖性、政企不分现象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等问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增长乏力、就业矛盾突出、民生欠账较多、生态环境恶化等,都是枣庄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很难绕过去的“坎”。由于资源型城市的政府转型目前尚没有可资借鉴的成熟范例,因此,枣庄市的政府转型当前存在着思想障碍、政府行为人治化程度相对较高、政府职能不清、职责不明、政府管理绩效意识相对较差等等问题。而以上这些问题的主要成因便是:枣庄市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单一导致发展观念相对封闭;官员的“赶超”压力与“政绩”需求造成了政府人治色彩浓厚;现行领导干部业绩考核制度造成只有了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完成上级指定的目标任务才是政绩;还有政府作为原有旧制度的供给者,另一方面还是新制度的构建者,所以政府担负的双重角色与转型的特殊任务共同作用,造成要在转型过程中两者兼顾,难度较大。资源型城市转型涉及的领域、环节十分复杂,完成转型要求政府全面履行自己的职能,充当好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的角色。就枣庄市的政府转型而言,其基本路径包括:一是提升发展理念,明确转型方向,努力实现由“政府本位”向“公民本位”的理念转变。二是强化政府职能,推动产业转型。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引导城市加快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三是转变行政理念,建设服务政府。具体包括强化办事公开,打造阳光政府;明确政府职能,建设责任政府;加强队伍建设,营造服务政府等等。四是注重制度创新,变革行政方式。对资源型城市制度创新而言,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一定要和当地的制度环境相匹配,要勇于实践,不断总结提高。制度创新将有利于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价值观念的更新以及经济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变革,并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