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复合因素造模方法建立脾虚便秘小鼠动物模型,通过枳术丸治疗该病的药效学观察和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肽(vasoactive intestine peptide,VIP)、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 cajal 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表达的变化,探讨枳术丸对脾虚便秘小鼠胃肠动力靶向调控的可能机制。
【方法】
首先应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建立脾虚便秘小鼠动物模型,选用昆明小鼠105只,雌雄各半,体重(20±2)g,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枳术丸大剂量组(C组)、中剂量组(D组)、小剂量组(E组)、便秘通组(F组)、蒸馏水组(G组)。
第1天~7天,造模组用番泻叶水浸液按0.8ml/d灌胃,正常饮食饮水,造成脾虚模型。第8天~15天,第8天起停用番泻叶,采用饥饱失常方法延续脾虚状态。隔天喂低纤维饲料生大米4~8g,每天自由饮水1次,每次0.5h,结合限水法造成脾虚便秘模型。造模完成后,各治疗组分别给药治疗,连续7天。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体重和大便的改变;用炭末推进实验检测肠道推进功能;采用比色分析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 D-木糖含量;应用 HE 染色观察结肠病理改变;分别应用抗 SP、VIP、nNOS(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Cajal 间质细胞 c-kit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应用显微镜细胞计数和彩色病理图象分析系统分析各组小鼠结肠 SP、VIP、NO 和 ICC 的表达情况;用放射免疫法观察血浆中 SP、VIP 水平的改变;用 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各治疗组均能够增加脾虚便秘小鼠的体重,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
2.肠道推进功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肠道推进率明显降低(P<0.01),枳术丸大、中剂量组的肠道推进率明显高于模型组和蒸馏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枳术丸小剂量组和便秘通组与模型组比较也有一定的差异(P<0,05)。
3.血清D-木糖含量:模型组和蒸馏水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 D-木糖含量显著降低,各治疗组血清 D-木糖含量与模型组和蒸馏水组比较均明显增高(P<0.05)。
4.SP、VIP、nNOS 和 Cajial间质细胞 c-kit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分析结果:模型组和蒸馏水组 SP、VIP、nNOS 和 Cajal 间质细胞c-kit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P<0.01),治疗后枳术丸大、中剂量组恢复接近正常水平,与模型组及蒸馏水组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P<0.01)。枳术丸小剂量组和便秘通组虽然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与模型组和蒸馏水组比较有一定差异(P<0.05)。
5.血浆中 SP、VIP 放射免疫分析结果:模型组和蒸馏水组血浆SP、VIP 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和枳术丸大、中剂量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枳术丸小剂量组和便秘通组比较有一定的差异(P<0.05)。
【结论】
采用番泻叶泄泻、饥饱失常以及限制饮水等复合因素造模方法制作脾虚便秘模型方法稳定可靠。枳术丸对脾虚便秘小鼠模型的疗效确切,具有健脾通便的作用,尤以枳术丸大、中剂量治疗组最为明显。并对结肠组织中SP、VIP、NO 及ICC 和血浆中 SP、VIP 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其对脾虚便秘小鼠模型胃肠动力靶向调控机制可能与SP、VIP、NO和ICC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