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国城乡人口流动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回乡知识青年。他们积极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到农村去,为当时农村的农业合作化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的形象也留存在了这一时期的文学、文艺作品中。本文以1953-1966年间文学作品中的“回乡知识青年”叙事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本细读和文史互证的方法,考察当时的文学作品对“回乡知识青年”的形塑与想象。这一时期的“回乡知识青年”文学叙事,处处都在上演着“劝服”的故事。即:作家们通过叙事的力量,精心设置“回乡知识青年”在返乡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同时又进行想象性地解决。本文着重探讨的是这些叙事是如何处理“劝服”的难题的?“劝服”的故事征用了哪些资源?运用了哪些叙事和修辞的技巧?其背后存在何种意识形态动机?最终,“劝服”的效果如何?原因又在哪里?首先,本文从“身体”的角度切入。发现“回乡知识青年”文学叙事在想象农村知识青年返乡过程中的身体时,存在着“成长小说”的叙事模式:即叙述身体成长的过程,包括返乡开始时身体的阻碍,劳动锻炼中身体的成长,穿着打扮等审美趣味和生活习惯的调整等等。通过这些文学的想象和叙述,“回乡知识青年”文学叙事塑造了一批崭新的“新人”的身体。其次,本文从“爱情”的角度切入,探析“回乡知识青年”文学叙事对农村知识青年返乡过程中的“爱情故事”的讲述。发现作家们通过论述回乡知识青年爱情空间的选择,挑选爱情对象的条件,对象关系的重组等等,作家们想象性地完成了身体资源在公共领域的重新分配,并以此“合理地”安排了回乡知识青年的情感需求。再次,本文从“理想和幸福生活”的角度切入,考察“回乡知识青年”文学叙事对农村知识青年返乡过程中的“理想和前途”的安排。作家们在文学叙事中通过阐明参加农业劳动的前途,克服和改造“旧伦理”和“旧观念”,重建“远大理想”和“眼前现实”之间的联系,从而申明农村知识青年“留下的理由”。最后,本文从“城乡视野”的角度切入,回乡知识青年文学叙事,是我国的“城乡分治”政策下的产物之一。然而,农村知识青年的返乡行动却又是试图消灭“城乡差距”的社会实验。这一社会主义时期的独特尝试,带有某种“反抗宿命”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