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中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种,中风患者的生存质量与肢体功能的恢复密切相关。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已经为多年的临床、试验研究证实。本课题选取肢体功能相关评价标准,评估重用灸法在中风康复中的疗效,并与康复作业训练疗效对比,理论与临床两方面论证灸法可用于中风各证的治疗。方法:文献研究整理综述了古代及现代中医对中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方法,重点综述“火神派”医家对中风病的认识,以及探讨温补理论指导艾灸治疗中风;综述针与灸在中风中的应用,灸法结合现代医疗技术对中风干预机制的探索及临床成果;综述国外对中风康复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进行评述和展望。临床研究对象来源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脑病科住院患者,符合脑卒中的中、西医诊断标准,依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筛选60例中风偏瘫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由随机数字表以1:1比例随机分组,在基础对症治疗(控制血压、血糖,降脂,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等)及传统针刺、理疗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分别给予艾灸和康复训练干预措施,分为艾灸组(实验组)和康复训练组(对照组),周一至周六每日一次,以4周(24次)为治疗时间。以中医证候评定、简化Fugl-Meyer评分、Brunnstrom上下肢运动功能评级为临床评定指标,治疗前后各评定一次,治疗结束后进行中医疗效评定。结果:两组资料治疗前一般情况统计分析,包括性别、年龄、年龄分层、入院分期、入院证型,组间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简化Fugl-Meyer评分、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级组间对比,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认为两组患者基线情况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后各评分、评级组内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对比,中医证候评分、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简化Fugl-Meyer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疗效评定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脑病科选取的中风偏瘫住院患者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在基础治疗措施下,分别给予艾灸与康复训练干预措施对比对患肢运动功能改善的疗效。结果表明治疗前后组内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可认为两种方法均有效;治疗后,用简化Fugl-Meyer评分评价疗效,组间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康复组疗效优于艾灸组;治疗后在中医病证评分、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级及中医疗效评定方面,组间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则可认为两种疗法并无差别。与康复训练相比较,运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艾灸治疗中风偏瘫,亦具有良好临床疗效,为患者提供了一种良好易行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