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受众”为切入点,主要采用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方法,并贯穿案例的实证材料,对面向受众的科学传播模式进行研究,这对科学传播更为人性化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第一部分站在受众之外的立场,从原因、方式及途径三个角度对“为什么面向受众”,“怎样面向受众”及“如何使面向受众成为可能”三个方面研究科学传播面向受众的基本问题,对正确认识“受众”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其次在进行面向受众的科学传播模式相关因素分析时,提出四方面制约因素:公众科学素养,这是选择一种模式的前提;受众的需求期望,它的内容决定了受众对某类科技信息的敏感度,这与模式的选择有很强的关联性;受众心理和认知结构,是科学信息被理解、接受,甚至是重新建构一种新的认知体系的关键,因而针对受众的社会文化多样性特点选择相应的模式至关重要;受众的媒介选择能力,受众在他占有的媒介资源上接受科技信息传播,在这种意义上说科学传播的有效性就在于此。四个因素之间并没有前后、高低之别,但在具体的传播场景中,某个方面会凸现出来,成为主要认识对象,进而对新模式的构建产生影响。最后把上述研究结果落脚点放到国内,从我国的科学传播环境出发,对我国科学传播的历史与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提出了一种综合模式及构建方法:一种主导模式为主,其他补充模式为辅,而且这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主导模式与补充模式是变化的,可以相互转化,这要视科学传播“受众”的情况而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这个综合模式的构建也以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以正、反两个案例进行辅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