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大国形象在国际社会中日渐受到关注,对外传播事务中一套与国家战略相适宜的传播话语系统是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区域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一部分,其话语覆盖面不仅应因地缘战略涉及中亚、西亚及北亚诸国,更应将眼光置于全球,有效应对欧美诸国对新疆的污名化报道,化解社会大众心中的偏见与刻板印象。然而当下新疆主流媒体依然面临传播力度、深度与广度不足的问题,难以与地缘战略需求相匹配。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新疆日报》发展历史,其自创刊之日起,便命运多舛,甚至曾由于各种缘由,历史上多次面临停刊的危机。但抗日战争时期《新疆日报》熠熠生辉,在历史中刻下了重重一笔,其在国家危亡和世界大战的多国局势中都曾发挥一定的积极效用。于是通过追溯新疆第一份现代报纸《伊犁白话报》、伊犁革命时期《新报》、杨增新时期《新疆公报》和《天山报》、金树仁时期《天山日报》等报发展渊源,梳理新疆报业发展脉络直至1935年盛世才时期《新疆日报》创刊。其次,对抗战时期《新疆日报》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话语建立的来龙去脉做出梳理,并试图不拘泥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从盛世才个人经历、国际上苏联形势、国内边区新闻教育发展,以及中共来新对报社所进行的内部改革等层面,对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话语建立的各种缘由进行综合分析。再者将依据文本内容不同,将报纸文本分别划分为有关国际国内的战事新闻报道;动员疆内妇女、青年、工程师、记者等社会群体共建抗战大后方的宣传报道;以及副刊中各类文学作品和科普知识等。并运用文本分析法分别对四个报版各类文本进行数据统计,根据文本语词运用、栏目设置、专刊和特刊策划、以及漫画和木刻版画的版面编排设计等报纸文本做出相应细致分析。最后,通过描述中共和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分别主持新疆日报社工作时期,报纸所呈现的宣传特点以作总结。为求得较为真实全面的还原抗日战争时期《新疆日报》的发展样貌,本文将1936——1945年间共计十年报纸按照分类样本属性分别进行数据统计,忽略报社出版周期不定以及部分报纸缺失等原因,得1178份报纸样本,再通过文本分析,加之数据统计作辅助说明。值得提出的是,首先本文在追溯《新疆日报》发展史过程中,增加了对《伊犁白话报》和《新报》的追溯,探寻了两报与《新疆日报》发展渊源,是对《新疆日报》发展史的一个扩充,并考察多方资料,纠正了部分史实错误。其次,在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话语的建立的背景考察中,以多元视角进行分析,除了对当时国内外以及疆内政治局势的阐述外,还增加了当时主新军阀盛世才个人经历与国内新闻界当时对边区新闻教育的提倡两个观点,是对分析抗日战争时期《新疆日报》研究视角的丰富。再者对报纸话语文本进行分析时,采用文献分析和文本分析法,能够对报纸文本进行较为系统和细致的分析,是研究方法层面的创新。最后,将这一时期中共与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分别主持工作阶段中的宣传特点进行客观总结,探求两政党在巩固抗战大后方建设的宣传导向层面所使用的策略,也是研究内容层面的丰富。总体而言本文是对抗日战争时期边疆报业发展史的补充研究,也是对新疆报史的补充研究。不足的是,碍于报纸文本的缺失等缘由,导致无法对全部报纸文本进行考察,部分统计数据完整性有所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