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土遗址博物馆的生态建筑设计研究——以甘肃大地湾遗址F901保护展示建筑设计为例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un7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有着丰富的土遗址资源,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以及文化建设活动的进步,以土遗址展示和保护为主要内容的遗址博物馆的建设也将日益活跃。遗址作为人类历史的见证,是对古代文明研究很好的对象。遗址博物馆作为当代人类和历史遗迹的桥梁,不仅需要满足遗址保护和展示的需求,还要减少由于展示带来的对于遗址本体及遗址周围环境的破坏,为遗址的保护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在我国西北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经济发展给遗址博物馆的设计提出的新的挑战。大西北特殊气候环境下的遗址博物馆设计不同于城市背景下的博物馆的设计。博物馆在提供良好的保护环境和展示环境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博物馆建筑的空间要求和能源要求。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遗址博物馆的设计与生态环境的要求、能源的消耗的矛盾日渐突出。因此,本论文从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针对西北地区恶劣的气候环境以及能源匮乏的背景,应用生态建筑设计的语汇,结合西北地区的特殊气候特征和地域性,对被动式的生态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进行时论研究。   本文结合笔者三年来的建筑考察与设计实践,从建筑设汁的角度出发,综合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的相关知识,对西北地区土遗址博物馆的生态建筑设计展开研究。本文简明阐述了土遗址博物馆近几年的发展状况,详细介绍了生态建筑学以及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及策略的发展,讨论了西北地区建筑设计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社会人文条件,总结出西北地区生态建筑设计的环境特点和针对的设计策略。   借鉴了相近建筑实践的研究成果,选取设计中的甘肃大地湾遗址F901保护展示建筑为案例,具体阐述如何使用被动式设计手段和方法进行博物馆的生态建筑设计。最后通过计算机模拟和计算机分析技术对建筑设计进行预评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深入研究,总结共性原则,在理论上有一定突破,为今后土遗址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  
其他文献
和谐理念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一种理论范式,也必将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当代地域建筑这一概念的提出,虽然对全球化表现出抵抗的姿态和批判的精神,但它却以
归纳总结生念学中与空间相关的理论,提炼出对于区域景观规划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知识,结合具体的规划实例,进行应用研究,以期达到从复杂的相关学科中精简出区域规划可以借的理论,理清
中庭空间在酒店的设计中应用频繁,故对酒店中庭的研究,对于酒店设计无疑是一种有益补充。论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过程中发现了两个问题:第一,目前尚未有对于中庭的明确定义,
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及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住宅建设中户外环境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论文通过对北京市居住区中,五个随机性的居住区户
随着高速铁路在我国的大兴建设,其载体高铁客运站的建设工程也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高铁站前广场作为高铁客运站与城市交通的过渡空间,是高速铁路、轨
近年来,国内外图书馆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获取信息习惯的变化,人们更多的使用在线数据资源,上网阅读很有可能成为人们学习的主要方式。图书馆的传统
寒地城市设计对于所有位于严寒区域的城市和社区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来自于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并且目前居住在被称为“冰城”的哈尔滨,我意识到关于这方面城市的研
本文以历史发展轨迹为主线,系统疏理了广州园林自然要素形成的内因及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历程、塑造特征及功能演变。包括植物、水及山石的诸自然要素在传统大文化思潮下逐渐完成
宜居城市是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从居民生活需求角度构筑的一个理想城市发展模式,在对宜居城市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宜居城市目标下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对于使宜居城市真正地
本文旨在系统考察中国(大陆地区)建筑期刊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时期建筑期刊的办刊宗旨、内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建筑期刊与建筑文化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今后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