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改进的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er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演示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让学生感受精彩且丰富的物理实验课堂,帮助学生理解抽象难懂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因此,笔者选择了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的改进作为研究课题。本论文通过编制调查问卷和教育调查,发现岳阳市岳阳楼区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教学具有以下不足:教师和学生对演示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演示实验中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较低;教师在演示实验教学中缺乏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受实验器材、实验现象和实验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优秀的演示实验教学设计比较缺乏;演示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本研究在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的四大策略,它们分别是:(1)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演示实验教学过程;(2)利用自制教具和多媒体设备,提高演示实验的直观性、趣味性、简便性;(3)适当增加力学部分的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帮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本质;(4)优化演示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创新能力。最后,针对《超重与失重》、《静摩擦力》、《牛顿第一定律》和《楞次定律》四节物理概念或规律的教学内容,分别围绕以上四点,遵循改进的基本原则对其中的演示实验进行了合理的改进,促进学生对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本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创造性地改进了演示实验,让学生能够“看到”或“听到”或“体验到”相应物理知识的存在,在教学设计中增加学生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物理的兴趣;(2)采用学生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物品制作了一系列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经久耐用、成本低廉的物理教具,大大提高了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教育教学的效果;(3)在《超重和失重》、《静摩擦力》和《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片段中,扩充了力学部分的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4)采用“学生体验和演示”代替传统的“教师演示”,并且开展小组探究实验,改革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5)在《楞次定律》的演示实验设计里,创造性地提出利用“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距离惯性”和“磁通量惯性”来理解楞次定律,与此同时,利用类比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希望本论文能够为进一步改善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并由此促进高中物理教师积极探索改进演示实验,以便更好地发挥演示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乡土文学研究在一直作为文学研究的热门课题,藏族的乡土文学也攘括其中。阿来的写作旨在为少数族裔发声以及使少数族裔的声音真正融合于“中国之声”。阿来在“机村”系列中
随着对Ku波段通信电路设备重视及其可观的市场价值,锁相环频率综合器作为无线射频前端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其提供的本振信号优劣直接决定着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好坏。并在雷达通信中,出于信息安全以及频道切换的考虑,对锁相环锁定时间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本设计正是从低相位噪声和快速锁定两方面对锁相环频率综合器进行研究。本设计首先从锁相环频率综合器的功能及意义出发,总结了频率综合器的研究现状、主要分类及各优缺点。
直接序列扩频(DSSS)因频谱利用率高、截获率低、保密性强等诸多优点,近几十年来在移动通信、电子对抗等领域中应用广泛。合作条件下,通信双方可以根据约定好的信号参数进行下变频、解调、解扩等操作。但是在非合作条件下,由于只有少量的先验信息,如要想要破译原始信息,则必须估计出伪码序列,所以直扩信号的伪码估计研究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意义。本文在DSSS信号的检测和参数估计已经完成的基础上,将研究重点放在伪码序
学位
学位
随着社会进步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革新,人们对人才的定义产生了变化,各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需要,核心素养应运而生。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了深化课程改革,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核心素养的理念渗透各科教学中,我国根据不同学科的结构与特点划分了学科核心素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就是根据物理学科特点形成的,我国将其划分为物理观念
本课题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干-湿法纺丝法二者相结合制备了聚砜(PSF)/二氧化钛(TiO_2)有机-无机杂化中空纤维超滤膜。并通过SEM、FT-IR、DSC、TGA、接触角测角仪、超滤性能实验等,重点研究了添加TiO_2纳米粒子与PSF/TiO_2中空纤维膜性能的关系和优化纺丝工艺对PSF/TiO_2中空纤维膜性能的具体影响。我们最终得到了合适的TiO_2溶胶添加量与纺丝过程中最佳的纺丝参数。通过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