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围绕这一核心理念,本文尝试从反思“课程是学科”这一传统观念出发,论证“课程是经验”的新型课程观,强调师生共同的亲身体验。只有当教师和学生在实际的教学情境里共同活动、产生实际的“教”和“学”的行为时,课程的意义、课程改革的目标才能实现。因此,课堂教学的本质强调的是一个过程,强调师生共同“参与生成”。全文共分五个部分。一、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的阐释:描述了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的“生成”特征,强调课程要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使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课程进行“动态生成”和课堂上的即时“改造”。二、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的价值追求: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该有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本质特征:第一,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而是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全方位提升;第二,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互动合作的积极建构过程。动态的“随机生成”,是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最显著特征。也应是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的价值所在。三、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的开放特征:“开放”是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特征。因为,课堂的开放性是动态生成的一个前提条件。学生在封闭的课堂状态中,思维是很难被激活的,语言表达的愿望也最低落。学生需要置身于开放的情境中,才能产生表达的愿望。只有教师课堂上民主、开放的心态和行为,才能赢得学生持久地关注。四、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的原则与方式:1、“适当”的原则。2、“适度”的原则。3、“适时”的原则。4、掌控的原则。关于生成性教学的方式:一是在课程资源的生成上善于抓住知识能力的生长点;所谓生长点有三:(1)兴趣点。它是生成活动的前提。(2)需求点。生成活动强调的是在尊重学生兴趣意愿的基础上的生成,活动中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满足学生的内部探究需求,促进学生主动的发展。(3)矛盾点。它主要指当学生围绕某个话题产生较大冲突时可抓住时机考虑生成活动。这时正是学生探求欲望的高潮。二是善于捕捉语文教学契机。教学契机往往稍纵即逝,紧紧抓住课堂生成的契机,把它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五、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一)教学生成的合理、有效性以及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二)对语文课堂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拓展延伸。(三)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对生成性课堂进行有效调控。总之,本文尝试在理论与实践的层面上比较系统的廓清关于语文新课程课堂生成性教学的一些概念、原则、价值取向及应用策略等,对怎样在动态中把握语文课堂的生成性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