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遏制全球变暖、减少污染物排放,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日益突出,经济高速增长背后是对能源资源的强大消耗。和世界其它国家相比,我国人均占有资源量少,而单位产值能耗是发达国家单位产值能耗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单位产值能耗高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单位产值对环境的破坏较大。尽管目前我国污染防治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污染物排放仍是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随着环境污染程度的加剧,治污成本也必将随之增长。2006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588.8万吨,居世界第一。在国际方面,我国面临着国际环境的舆论压力,在国内方面,我国目前又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必然要加快经济转型来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因此,文中以经济发展过程中二氧化硫减排潜力的变化为研究内容,旨在分析影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的经济发展指标对省域二氧化硫减排空间的影响。首先,针对该选题提出了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对国内外关于二氧化硫排放研究文献的综述,得出了研究内容和思路。如何解决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束缚,如何在新的时期内降低单位产值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最终达到降低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的目的。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总结,得出国内关于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研究方向分为经济增长与S02排放、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与S02排放、火力发电与S02排放、关于S02排放控制。针对上述研究方向,笔者将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来研究其对我国二氧化硫减排的影响。其次,根据研究课题涉及的范围,运用环境经济学、环境学习曲线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等理论知识,为下文的具体研究内容提供理论支持。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市区(西藏地区数据缺失)1995-2009年的万元产值二氧化硫排放量和人均GDP,运用环境学习曲线得出我国各省市区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硫排放的幂指数递减曲线,即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各省域二氧化硫排放呈降低趋势。根据各省域的幂指数曲线,得出了各省域历年来减排潜力值,发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二氧化硫的减排潜力较小,而我国能源大省和大部分西部省份的减排潜力较大。这是因为能源大省的能源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得能源粗放式利用比较严重;西部省份经济发展集约化程度低、生产技术落后,造成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量较大。未来这些地区是我国二氧化硫的主要排放来源,也是我国二氧化硫减排应主要关注的区域。然后,运用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1995-2009年各省域的二氧化硫减排潜力值进行了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1995年各省域二氧化硫减排值的全局Moran’s I值为0.0335,且没有通过10%的置信区间,说明1995年各省域二氧化硫减排潜力值不存在空间依赖性。1996年以来各省域二氧化硫减排潜力值的空间自相关强度在不断增强,这说明空间因素在二氧化硫减排中的作用在逐渐增强。其中,与2008年相比,2009年Moran’sⅠ虽有所降低,依然表现出显著空间相关性。最后,文中选取了产业结构、火力发电、粗钢产量、硫酸产量、外贸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等影响二氧化硫排放的经济发展指标,分析这些经济指标对各省域二氧化硫减排潜力的影响。运用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进行空间分析,发现各解释变量的参数估计值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这些指标能很好解释二氧化硫减排潜力的变化特征。其中,产业结构、外贸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二氧化硫减排潜力有负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能有效地降低我国省域二氧化硫减排潜力;火力发电、粗钢产量和硫酸产量对我国二氧化硫减排潜力有正的影响,火力发电是我国省域二氧化硫减排潜力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总之,根据上述统计分析、探索性数据空间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文中描述了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各地区二氧化硫排放特征以及各省域二氧化硫减排潜力值的空间相关性。发现,影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的经济发展指标对我国省域二氧化硫减排潜力有显著影响,确定了省域二氧化硫的减排空间和减排影响因素,为我国“十二五”二氧化硫具体减排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