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贸易是国际贸易额中最大的商品贸易。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其生产和消费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使得石油贸易的发展成为一种必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目前对能源消耗的依赖仍比较严重,因此,在我国国内现有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亟待通过石油贸易作为掌控资源的辅助手段,稳定我国的石油资源供给。 在国际石油贸易领域,并存着“实货”与“期货(纸货)”两大类交易方式。在石油市场流通中,石油期货价格标识实货贸易的价格,实货贸易反作用于期货价格。原油实货计价已经不再是固定值的买卖,浮动价和期货关联作价这两种计价方式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石油实货交易中。石油实货价格的决定因素,除生产成本外,更重要的是基本的供求关系,国际资本市场资金的短期流向及汇率变动的影响。 期货交易即在期货交易所内买卖标准石油期货合约和期权,属于商品类金融衍生品。油品期货贸易的两大基本经济功能为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油品期货市场主要参与者为上游Upstream(原油生产商)、中游Midstream(成品油生产商)、下游Downstream(最终用户),以及连接上中下游的贸易、运输、仓储、再加工(石油化工)、分销等环节,而其中大多数保值需求者在进行以保值为目的的交易的同时,也进行投机交易。 在整个油品期货衍生品市场中,投机商和保值需求者共同博弈,反复交易的过程便是价格形成的过程。除了场内期货之外,石油期货市场还采用OTC场外期货交易。SWAP,CRACK和SPREAD是三种常见的场外期货交易方式,OPTION也是运用较为广泛的重要衍生工具之一。针对石油会融衍生品风险特点,笔者简单介绍了交易限额、浮动盈亏限额、风险价值VAR这三种常用的风险控制手段。 笔者在准备论文写作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期货投资最主要的意义之一,就是帮助企业转移、规避价格风险,它是一种预防措施,主要通过在期货市场与实货市场同时做方向相反而数量相同的交易的方式,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在石油价格波动剧烈的今天,回避期货市场保值相当于进行实货市场的投机。企业只有通过完善的内控体系,规避在进行期货投资时可能面对的风险,或者将风险置于可控范围,才有可能获取高额回报。内部控制的目的,即在业务的发展和损失的大小之间寻求平衡,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使企业得以稳定发展。但是,风险控制在企业内部究竟如何有效实现,目前并没有一套成熟完整的理论体系或操作实践可资借鉴,能够搜集到的材料也非常有限。所以,笔者就通过总结梳理国内外相关企业风险控制业务流程,逐步阐明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必须通过对关键控制流程进行风险分析,找出风险点和控制缺口,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严格的控制制度等控制手段,强化相关部门控制职责,完善制度规范,建立测试方法和标准,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保证内控体系有效运行,最终达到企业进行期货投资的目的。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目前世界及我国石油贸易的格局和发展状况。第二章对石油贸易两大基本方式及其作价进行归纳总结。第三章重点介绍几种石油金融衍生品,并简单归纳了其风险控制的几种常见方法。第四章从业务流程角度,具体介绍了企业内部石油金融衍生品贸易风险控制体系。最后一章,通过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风险失控导致破产的具体案例,进一步强调风险控制对我国石油金融衍生品贸易的战略意义。 因此,如何驾驭石油期货这一商品类金融衍生品,即通过参与公开市场的国际石油贸易,在平等的规则下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石油消费的需求,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时代赋予我国石油贸易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本文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通过对石油贸易方式和衍生品风险控制方法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并以正反实例对比的方式,重点指出规范化的业务流程对石油贸易衍生品进行风险控制的必要性,使石油贸易和金融衍生品风险控制问题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和完整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