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持全球碳、氮循环、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与涵养水源等诸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林地的变化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一种最为显著的表现形式,其发生和发展一方面受到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背景的直接控制,主要包括气候、地貌、土壤等以及原生林地覆盖类型,另一方面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主要表现为人类影响的可达性与频率以及对林地利用方式的选择,包括人口分布、交通状况、社会需求以及经济产业结构等。
产业革命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每一次资本扩张都伴随着林地面积的大规模下降。因此,国际上正呼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增长对森林面积变化的影响在国际上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对林产品需求的提高会使得林地面积增加。但另一种观点认为,必须要有直接有效的政策来促进林地面积增加和进行森林保护。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如何增加林地面积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由于江西省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和森林资源的变化都非常显著,因此选择江西省作为该论文的研究区域。采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期与末期(简记为1987、1995与2000年)覆盖中国江西省的Landsat TM/ETM数字影像。通过对Landsat TM(或ETM)遥感图像进行计算机屏幕人机交互解译得到林地空间分布数据,并由此得到江西省林地覆盖的分布情况、林地面积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林地内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情况。
为了进一步分析江西省经济增长对该省林地面积变化的贡献量,本文从中国科学院得到了来源于美国地球资源探测卫星的分辨率为30米×30米的卫星遥感数据和从中国科学院数据中心获取的自然和气候因素的测量数据,以及统计年鉴中得到的经济和人口统计学变量,借助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综合考量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进行计量经济模型的构建,寻找导致江西省森林资源变化的决定因素。进而将这些因素设为常量,并以此来分析在江西森林资源领域是否存在EKC曲线,如果存在EKC曲线,进而定量分析江西所处EKC曲线的位置。
经研究发现江西省在经济增长和森林资源之间存在着明显的U形曲线关系,并且运用统计学,多变量分析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验证了这种关系。在研究中本文发现江西省的库兹涅茨曲线的最高拐点值是84,173美元,此值比江西当前平均收入水平要高的多。这表明目前为了达到放缓或逆转森林减退的趋势同时发展经济的目标,必须采取适当的森林政策与发展政策并行的策略。
进而按照我国林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及建设布局要求,在人口增长、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变化的背景下,考虑到区域经济增长与林地面积变化的关系,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林地保护、林业发展方面的决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