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结构性植骨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手术方法、疗效分析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资料与方法:根据Crowe分型,选择从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关节骨科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继发骨性关节炎病例30例36髋。其中男2例2髋,女28例34髋,年龄36-63岁,平均年龄54.5岁。Crowe分型:其中Ⅱ型20例23髋,Ⅲ型11例13髋。应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术前平均Harris评分41.41分。所有病例均为初次手术,术中全部行结构性植骨,均采用非骨水泥生物型髋臼假体。随访内容包括:(1)用电话及门诊随访方式记录患者功能状态,行髋关节Harris评分。(2)行髋关节X线检查,观察髋臼假体周围骨质的影像学改变。(3)下肢长度恢复情况及骨盆倾斜、腰椎侧弯的矫正。结果:获得随访的患者有30例36髋,随访时间在12个月--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3个月。(1)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1.41分到术后1年的91.21分,相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其中优(>90分)22例24髋,良(80-89分)8例10髋,中(70-79分)2例2髋,无失败(<70分),优良率达94.44%。(2)术后均未出现刀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髋关节脱位、股骨及髋臼部位骨折、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大多患者患处无疼痛,可在无拐下独立行走、爬楼,下肢长度及畸形均得到显著改善,患髋稳定。(3)术后随访X线检查示髋臼及股骨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及感染征象。髋臼植骨处愈合,无明显骨吸收者35例,占97.22%,有1例患者在髋臼植骨处可见模糊透亮带,占2.78%,透亮带小于1mm,无任何临床症状,1年后复查X线片显示透亮带消失,骨小梁连续。(4)所有患者双下肢不等长情况均得到有效改善,22例术前双下肢不等长超过1cm者术后双下肢全部恢复等长(长度差≤1cm),2例术前双下肢差距超过2cm者1例术后双下肢恢复等长(长度差≤1cm),1例术后双下肢差距得到改善,术后下肢差距大于1cm但小于2cm,无差异超过2cm者。术后患者步态均无跛行。结论:结构性植骨在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作用是肯定的,它可使发育不良的髋臼得到良好的重建,而且能增加对髋臼假体的包容度,增强假体及关节稳定性,有利于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