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而其特殊的环境对于保存环境信息和考古资料,尤其是植物资料十分有利。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研究,我们可以重建过去的环境,并了解当时的人们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本文尝试以一个处于湿地环境的史前遗址——上海广富林遗址的考古资料为研究对象,以植物考古方法为主,结合古环境学、历史学、民族学等方面的资料,来探讨该遗址先秦时期(包括良渚文化、钱山漾阶段、广富林文化、周代)的先民对植物的利用和对湿地的早期开发。具体来说,主要讨论了广富林遗址的古环境、湿地植物类型及利用方式、湿地开发方式,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信息等。古环境方面,广富林遗址的植硅体显示该遗址在良渚时期的气候温暖湿润,到广富林文化时期则向凉干发展,而周代则延续了这种趋势。但是总体而言,湿地环境仍是其所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富林遗址的湿地植物涵盖多个种属,数量众多,且在所有植物中的比例很高。主要包括水稻、菱、芡实、芦苇、蓼科、眼子菜科、莎草科等多个种属。其中植硅体和植物大遗存均显示遗址中有大量的水稻,在各时期均有分布。植物类型在各历史时期变化不大,说明在气候变冷变干的大趋势下,植物生长的小环境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在人类的选择行为下,湿地植物在遗址不同区域和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分布方式有所不同,水稻、菱、芡实等植物可能受到人们的种植或鼓励。从遗址中的植物本身的特性以及出土背景来看,广富林先民对湿地植物的选择和利用可能从定居于此时就已经开始,且利用方式十分多样。主要方式包括食用、修建建筑类设施、饲用、药用、编织、酿酒等。食用对象以水稻为主,且这种主食地位不断得到加强,芡实、菱等也是主要的补充食物,这些作物的富余部分可能还被用作酿酒或用作饲料;作为建筑材料的植物以竹木、芦苇为主;多纤维、柔韧性好的湿地植物如芦苇、薦草等多被用来编织席子、绳索等日常用具;湿地植物的药用、饲用价值等虽然缺乏实物证据,但是存在一定的可能性。除对湿地植物的利用外,推测当时还存在其他的湿地开发行为。如发展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湿地农业,开展水产捕捞和早期水产养殖,发展水上交通,建造水利设施等。此外,湿地可能还在当地先民的精神信仰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文中还对广富林遗址各时期所处社会背景进行了分析。认为良渚时期的广富林遗址只是一个处在金字塔型社会阶层底部的小型聚落,聚落的领导组织可能是以血缘为纽带,凝聚力不高;钱山漾类型和广富林文化两个阶段的社会状况目前尚不明确,但是广富林时期该遗址应是受多个文化因素影响,地位较为重要的聚落,推测受到较有力的政权统治的可能性较大;周代时期广富林遗址应是地方政权统治下的重要大型聚落,各方面的能力也进一步加强。总体而言,该地区应该没有受到比较大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外在不利因素的影响,相对比较稳定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