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变区1中和表位在HCV免疫逃逸中的作用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uanx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一种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隶属于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主要经血传播,是引起急、慢性肝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HC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球HCV感染者约为1.6亿,每年新增感染者约有二百万。高达80%的HCV感染者发展为慢性感染,HCV慢性感染是引起肝硬化、肝细胞癌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HCV慢性感染还与多种肝外疾病,如糖尿病、淋巴瘤、肾小球肾炎、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等症相关。HCV RNA聚合酶无校对功能,致使其基因组在复制过程中易产生突变。根据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异质性,HCV被分为7个不同的基因型,每个基因型又被分为若干亚型。受各蛋白在HCV复制周期中功能的限制,HCV基因组中的变异呈现明显的不平衡分布。HCV各蛋白中,以包膜蛋白的变异性最高,这由包膜蛋白是诱导中和抗体的靶抗原的特性所决定。HCV包膜蛋白由E1和E2两个亚基通过非共价键形成异源二聚体所构成,其中位于E2氨基末端的27个氨基酸残基是包膜蛋白中变异频率最高的区域,该区域被称为高变区1(hypervariableregion1, HVR1)。HVR1是最早发现的HCV中和表位所在区域,该区域的变异被认为是HCV免疫逃逸和持续感染的重要原因,也是丙肝疫苗研发一直面临的瓶颈。HVR1高度暴露于HCV包膜蛋白的表面,是病毒与B类I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I, SR BI)作用的关键区域,高密度脂蛋白(HDL)增强HCV的细胞侵入依赖于HVR1的存在,因而HVR1在HCV的细胞入侵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CV患者外周血以及细胞培养体系中的HCV颗粒表面均不同程度结合有脂蛋白,这使得HCV颗粒呈现低密度特性以及明显的密度不均一性。HCV颗粒的感染性与其密度负相关,这提示HCV颗粒表面结合的脂蛋白有助于增强HCV的感染性。最近有研究显示,HVR1参与调节HCV颗粒与脂蛋白的结合,从而影响HCV的感染性与逃逸中和免疫。综上,HVR1在HCV的感染和免疫逃逸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我们前期在1a型的H77株,1b型的Con1株HCV包膜蛋白的HVR1中均分别鉴定出三个相对独立的不同微功能域:感染决定区,决定HCV包膜蛋白与SR BI受体的结合,该区的缺失导致HCV假病毒颗粒(HCV pseudotyped particles, HCVpp)的感染性彻底丧失,缺失该区的单个氨基酸残基能降低HCVpp感染性的70%以上,但单个氨基酸残基的替换突变并不明显改变HCVpp的感染性;感染调节区,删除该区域仅有限降低HCVpp的感染性,该区域内的突变可改变HCVpp的感染性;多功能区,为HVR1中的中和表位,删除该区增强或有限降低HCVpp的感染性,但消除了HDL对HCV细胞入侵的增强作用以及肝素与E2的结合活性,并增强E2抗体的中和活性。本研究中,我们根据H77原型株HCV患者血清HVR1序列历经13年以后的变异情况对我们上述的HVR1功能分区进行再次评价,并用细胞培养来源的HCV(HCV derived from cell culture, HCVcc)为模型进一步探讨多功能区,即中和表位的其他功能,本研究结果推进了对HCV逃避体液免疫应答机制的认识,并为HCV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第一部分H77株HCV HVR1间隔13年后的序列变异对其功能的影响美国NIH Purcell教授对一名于1977年初次诊断为经血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后证实是HCV感染)在急性期以及慢性期多个时间点的HCV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使该患者的血清序列成为HCV变异、中和免疫等研究的经典材料。前期我们以该患者1977年急性期的E1E2序列(H77株)中的HVR1进行的功能研究显示,在该株病毒的HVR1中存在三个相对独立的微功能域;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该患者历经13年以后,即1990年从该患者血清扩增出的E1E2(H90株)中HVR1序列变异对其免疫原性和包装出的HCVpp感染性的影响。比较H77株的HVR1序列(ETHVTGGSAG HTTAGLVGLLTPGAKQN)与H90株HVR1序列(ETHVTGGSAG HSVLGIASFLTRGPKQN),发现共有9个氨基酸(aa1214、aa1619、aa22、aa24)发生了突变。我们在H77株E1E2序列中分别引入三种突变:突变1,将H90株HVR1的aa1214引入H77株HVR1;突变2,将H90株HVR1的aa1619、aa22及aa24引入H77株HVR1;突变3,将H90株HVR1的全部9个氨基酸突变引入H77株HVR1。比较三种HVR1突变的E1E2与H77株原型E1E2在293T细胞内的表达水平、组装产生假病毒颗粒的效率、HCVpp的感染性以及H77株HVR1抗体对各假病毒的中和活性。分别将三种突变质粒与H77株E1E2质粒转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显示HVR1突变的E1E2与H77株E1E2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组装产生假病毒颗粒的效率相似,但各假病毒的感染性及H77HVR1抗体对各假病毒的中和活性各异。由突变质粒1转染293T细胞而制备的HCVpp的感染性为H77株的70%,其感染性能被H77株HVR1抗体中和;由突变质粒2转染制备的HCVpp的感染性为H77株的140%,H77株HVR1抗体对其无中和活性;由突变质粒3转染制备的HCVpp的感染性为H77株的90%,H77株HVR1抗体对其无中和活性。前期研究中,我们在H77HVR1中鉴定出aa113为感染调节区,删除该区的氨基酸残基仅部分影响HCVpp的感染性;aa1415以及aa2527共同组成感染决定区,删除该区的氨基酸残基显著降低HCVpp的感染性,但该区的点突变仅有限降低HCVpp的感染性;aa1624为中和表位,也称为多功能区。本部分实验中的突变1对H77HVR1的aa1214进行了突变,这三个点突变均位于先前鉴定出的中和表位以外,其中aa12和aa13位于我们先前鉴定出的感染调节区,aa14位于感染决定区,突变1相应HCVpp的感染性仅部分降低,且能被H77HVR1抗体中和;突变质粒2中的6个点突变均位于HVR1中和表位中,相应HCVpp的感染性明显增强,且不能被H77HVR1抗体中和;突变质粒3含有H90HVR1的全部9个点突变,对应HCVpp的感染性为H77的90%,且也不能被H77HVR1抗体中和。此外,H90株HVR1抗体能中和突变2和突变3对应HCVpp的感染,但不能中和H77及突变1对应HCVpp的感染。这些结果均与我们先前鉴定的H77HVR1三个微域各自的功能相符。H90株HVR1序列的变异提示HVR1在进化过程中体现了各位点残基变异的随机性与维持HVR1介导免疫逃避与细胞侵入的协调统一。第二部分HVR1中和表位对HCV密度以及感染特性的影响用HCVpp为模型我们观察到HVR1中的中和表位是HDL增强HCV感染性的关键结构域,并且能保护HCV抵制E2抗体的中和作用,由此可见该区域在HCV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HCVpp由293T细胞产生,其表面没有脂蛋白,与真正HCV病毒颗粒的细胞侵入特性并不完全相同,本部分的研究中,我们用HCVcc模型验证在HCVpp模型上获得的结果,并进一步观察该表位对HCV颗粒细胞侵入特性的影响。我们分别制备了删除HVR1和HVR1中和表位的J6/JFH1嵌合株HCVcc,结果显示两种缺失突变的HCVcc的感染性均下降为野生型的10%左右,且这两种突变HCVcc的感染性分布和密度分布呈现出十分相似的趋势,感染性病毒颗粒的分布均向高密度层偏移,且HDL对两种突变HCVcc的感染性均不产生影响。此前已有报道完全删除HVR1导致低密度HCVcc的分布下调以及高密度HCVcc的感染性上调,那么,仅删除中和表位引起HCV密度和感染性发生类似改变的机制何在?我们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出J6/JFH1嵌合HCVcc的低密度与高密度颗粒,观察HDL对不同密度颗粒感染性的影响,结果显示HDL不影响低密度HCVcc颗粒的感染性,但增强高密度HCVcc颗粒的感染性。分别检测HVR1多克隆抗体以及针对E2蛋白中HVR1以外区域(E2HVR1)的多克隆抗体对不同密度病毒的中和活性,结果显示,HVR1抗体对低密度HCV颗粒的中和活性强于对高密度颗粒的中和活性。与此相反,E2HVR1抗体对高密度病毒的中和活性高于对低密度病毒的中和活性。用HCV受体SR BI和CD81的多抗进行感染阻断,结果显示,SR BI抗体对低密度病毒感染的阻断作用强于对高密度病毒的阻断作用,而CD81抗体对不同密度病毒的阻断作用相似。用高密度、低密度病毒颗粒分别感染用SR BI shRNA慢病毒感染的Huh7.5.1细胞,也观察到类似结果。进一步我们分别观察SR BI、CD81抗体对删除了整个HVR1或HVR1中和表位的HCVcc的阻断作用,结果显示,SR BI抗体对两种突变HCVcc均无阻断作用,而CD81多抗对这两种突变HCVcc以及野生型HCVcc的阻断作用相似。这提示不同密度的病毒颗粒对受体的利用率有所差异,低密度病毒颗粒倾向于通过表面暴露的HVR1与SR BI受体的作用启动细胞侵入,而高密度病毒颗粒则可通过包膜蛋白与CD81受体的直接作用启动侵入。以上结果提示SR BI为HCVcc入侵宿主细胞的一个可备选的受体,HCV利用HVR1中的中和表位增强其与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从而增强其与SR BI受体的作用,避免与CD81受体的即刻作用,这对于HCV的免疫逃逸具有重要意义。小结1.我们先前以一例1a型HCV原型株患者在急性期以及慢性期多个时间点的HCV基因克隆和测序的结果为材料鉴定出HVR1中存在三个不同的微功能区。历经13年以后,该感染者HCV HVR1中的9个氨基酸发生突变,其中两个氨基酸突变位于感染调节区,一个氨基酸突变位于感染决定区,6个氨基酸突变位于中和表位中。我们检测这些突变对HCVpp感染性以及HVR1抗体中和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感染调节区和感染决定区中三个氨基酸的突变(aa1214)导致实验条件下HCVpp的感染性降低30%,但不影响H77HVR1抗体的中和活性;中和表位中6个氨基酸的突变(aa1619、aa22、aa24))导致HCVpp感染性升高40%,并且消除H77HVR1抗体的中和作用;突变全部9个氨基酸导致HCVpp感染性降低10%以及H77HVR1抗体中和活性的消失。这些结果提示HVR1的进化是不同位点随机突变与HVR1整体功能进化(即保持HCV感染性的同时实现免疫逃逸)的协调统一。2.观察不同密度HCV病毒颗粒对受体利用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低密度HCVcc颗粒主要利用暴露于病毒表面的HVR1与靶细胞SR BI受体作用启动入侵,而高密度HCVcc颗粒则可通过暴露于病毒表面的包膜蛋E2直接与CD81结合;删除HVR1的HCVcc颗粒侵入肝细胞不再依赖于SR BI,但对CD81的依赖没有改变;HCV HVR1通过中和表位与脂蛋白作用,不仅增强了HCV的感染性,而且避免病毒与CD81受体的like作用,从而保护HCV抵抗E2抗体的中和。本研究在我们先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HCV HVR1中和表位在HCV细胞侵入和免疫逃逸中的重要作用,推进了对HCV持续性感染机制的认识,并为HCV感染防治药物与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Rijke管热致声现象自发现以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并发展成为高效率的行渡型热声热机,但其热声自激振荡机理一直没有被完全揭示清楚。热声激振条件关系到对低品位能源的利
UWB(超宽带)是一种基于持续时间极短的窄脉冲信号传输数据的无载波通信技术,具备低功耗与高传输速率等优点。RFID(射频识别)是用于自动识别系统的通信技术,利用无线电信号传
近年来,随着国家城镇化程度的加快,不仅仅带来了便利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也意味着城市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
社交媒体的出现给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带来曙光。一方面,消费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中的集体智慧辅助自身的购物决策,以做出最明智的购物行为;另一方面,网络零售商也可以通过社交
在这个社会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人民的居住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愈演愈烈。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及房地产市场的扩大,作为必不可少的价格预算方面的工程造价
本文从建筑装饰装修招投标及土建工程招投标的关系入手,运用实例,对建筑装饰装修招投标问题进行分析.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目的在于指导建筑装饰装修招投标工
在油船装货过程中时刻存在着油品蒸发,产生的油气在舱内运移及透气口排放规律对控制环境污染及作业安 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VOF模型、扩散传质模型与扰动能结合建立的蒸发模型
现阶段,我国经济稳步增长过程中,其中企业起到了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基于此企业要想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做好税务管理工作
新课程改革提倡高效教学,因为只有高效教学才能完成减负的任务,使学生更轻松地学习。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应该认识到信息化为数学教学带来的便捷,以信息化助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本文主要阐述中国农业面临的七大问题;中国现代化农业道路的选择;中国现代化农业的内涵及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