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除虫菊种子进行辐射,通过观测辐射后M1代的发芽率、出苗率、幼苗生长情况等,研究60Co-γ射线辐射对除虫菊的生物学效应;从200多株辐射M1代中筛选出21个形态变异植株,并对这些形态变异植株进行了除虫菊素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初步筛选出2株除虫菊素含量增加的突变株。对除虫菊的快速繁殖和植株再生也进行了初步研究,为以后辐射突变体的离体培养分离以及遗传转化奠定基础。其主要结果如下:(1)辐射处理对除虫菊种子萌发和出苗率的影响60Co-γ射线辐射对除虫菊发芽率影响规律为:低剂量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高剂量表现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发芽快慢的影响一致表现为具有一定的延缓作用。除虫菊出苗率从大到小顺序为:10Gy>CK>20Gy>80Gy>40Gy辐射处理,除虫菊存苗率从大到小顺序为:CK>40Gy>10Gy>20Gy>80Gy辐射处理。(2)辐射处理对除虫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辐射处理对除虫菊真叶数表现出低剂量10Gy促进生长,高剂量抑制生长的效应;对株高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应,并有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抑制效应也随之增加的趋势。(3)除虫菊辐射突变株的田间筛选通过对225株辐射M1代材料苗期各表型性状调查,筛选出21个形态变异植株。其中,株高只产生了矮株突变体;叶长和叶形指数两性状出现了正负双向突变体;叶面积只出现了负向突变体;分蘖数和真叶数两性状均没有出现突变;所有突变中平均株幅的负向突变最多;其次是株高的负向突变。所有突变中,只出现了1株正向突变体,其余均为负向突变体,而且大部分突变体都集中在80Gv辐射处理。(4)除虫菊素含量测定通过薄层色谱分析可以定性判断叶片提取物中含有组分除虫菊酯Ⅰ。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分析叶片提取物的除虫菊素总含量。基本上所有样品都能检测到除虫菊素Ⅰ的3个组分,而没有检测到除虫菊素Ⅱ3个组分中的除虫菊酯Ⅱ。各处理中,对照和40Gy辐射处理检测到除虫菊素Ⅱ的样品相对较多。在除虫菊素总含量上,辐射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田间性状观测筛选出的变异植株,通过气相色谱检测除虫菊素各组分含量,选出除虫菊酯Ⅰ、瓜菊酯Ⅱ、茉莉菊酯Ⅱ含量和除虫菊素总含量均高于对照值的突变体单株2-53,以及瓜菊酯Ⅱ含量高于对照的突变体单株1-67。通过比较不同苗龄除虫菊叶片提取物中各组分含量,发现二年生植株的瓜菊酯Ⅰ含量明显高于一年生植株。(5)除虫菊的组织培养除虫菊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BA 2.0 mg╱L+NAA 0.2-0.3 mg╱L;对于除虫菊无菌苗生根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NAA0.3mg╱L;对于除虫菊无菌苗根的伸长生长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NAA0.1 mg/L。对于除虫菊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叶柄好于叶片;诱导愈伤最适宜培养基:MS+KT 1.6 mg/L+2,4-D 2.0 mg/L:KT的不同浓度之间差异极显著,2,4-D的不同浓度之间差异极显著,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叶片直接诱导芽的效果不理想,出芽所需时间长,出芽率极低,而且外植体褐化情况比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