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石物理学主要是研究在地下高温高压特殊的环境下岩石所表现的基本性质和运动的普遍形式。它作为连接地震数据与油藏特性和参数之间的桥梁,近些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如4D地震油藏监测,地震储层岩性预测,以及“亮点”和反射系数随入射角变化的分析等油气直接检测技术等。随着现今油气勘探力度的加大,所面临的研究对象及亟待解决的地质问题愈来愈复杂,针对多勘探区的多复杂地质特征,应从基础性的岩石物理实验出发,研究各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与理论机制模型,从而能更好地认识复杂储层的规律,进一步有效地指导储层预测与孔隙流体的识别。岩石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方法,而声学实验研究是岩石物理学的重点内容。本论文主要依托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北京大学合作的科研项目《WXS凹陷岩石物理参数实验及研究》和“斯伦贝谢大学生课外科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SLBX0908),针对WXS凹陷储层开展了岩石声学实验研究。通过模拟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声学实验,获取岩样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密度的基本物性数据,以及饱气样、饱水样与饱油样的纵横波速度和岩石薄片鉴定报告的基础性资料。从而建立岩性、物性、含流体性与弹性参数的关系,同时针对不同的弹性参数进行储层与流体敏感性的效果分析,优选出对研究区储层、流体敏感性参数。通过对研究区的实验研究,取得的成果与认识主要有:(1)研究区中饱气、饱水、饱油(石脑油,ρo=0.691g/cm3)岩样纵、横波速度的总体规律是:岩样在饱水、饱油、饱气三种状态下Vpw>Vpo>Vpg;三者的横波速度差别不大。实测纵横波速度与Biot-Gassmann理论计算结果相符。(2)通过实验物性数据分析,建立了波速与物性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模型,同时也建立了研究区的纵横波速度的经验关系模型,进一步开展叠前地震弹性参数反演及利用Vp预测Vs提供了依据。(3)通过对不同层段的孔隙流体敏感性分析,提出了储层流体检测的敏感参数优选建议:各层段气水敏感弹性参数7个,分别为:F、σHSFIF、λρ、λ、σ、Kρ和K ;油水敏感弹性参数包括4个,依次为:F、σHSFIF、λρ和λ。实验与测井资料得出的敏感参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认为是可靠的。研究获得的创新性成果主要有:在国内首次开展的变油密度变饱和度实验研究中,发现低密度油实验结果符合Biot-Gassmann理论,高密度油的结果在中、低孔隙度时与Biot-Gassmann理论预测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