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CT灌注成像对中晚期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疗效评价目的:探讨东芝320排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评价中晚期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搜集了我院从2017年1月到2018年8月确诊的宫颈鳞癌患者45例,FIGO分期≥II b期,治疗方法均为同步放化疗。经过患者知情同意,在治疗前后使用东芝320排动态容积CT进行盆腔灌注检查,扫描条件相同。经过图像后处理,得到宫颈癌的灌注曲线、灌注伪彩图及灌注参数值。根据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将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不同疗效宫颈癌患者治疗前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灌注参数;对可能影响疗效的灌注参数进行ROC曲线分析;肿瘤大小与灌注参数作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同步放化疗前后宫颈癌患者的灌注参数及灌注曲线。结果:有效组宫颈癌患者治疗前的动脉血流量(arterial flow,A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和清除率(clearance,CL)均比无效组高;有效组宫颈癌患者的肿瘤初始直径比无效组小。BV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所以在评价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方面,BV的诊断效能优于AF、CL。小肿瘤通常有较高的BV、CL值,同步放化疗疗效较好。同步放化疗后,宫颈癌患者的AF、BV、CL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DC曲线上升趋势较前减缓、幅度较前减小,达峰时间较前延长,峰值较前明显降低。结论:CT灌注成像可以评价中晚期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疗效,为临床判断预后和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影像学参考依据。第二部分宫颈癌CT灌注成像扫描序列极限优化的可行性研究目的:通过分析选择性减少宫颈癌CT灌注成像扫描次数、缩短扫描时间对灌注参数值及灌注曲线的影响,逐步优化CT灌注扫描序列,使扫描次数最少、扫描时间最短,最大限度降低扫描辐射剂量。方法:对20例II b期宫颈鳞癌患者的CT灌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原始灌注数据共25个容积数据包,扫描时间90s,经过图像后处理,得到宫颈癌的灌注曲线、灌注伪彩图及灌注参数值,作为对照组。首先优化灌注扫描次数,去除第1个容积数据包得到第1实验组,去除第2个容积数据包得到第2实验组……去除第25个容积数据包得到第25实验组。各实验组分别进行图像后处理,得到各实验组的灌注曲线、灌注伪彩图及灌注参数值,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当某实验组任一灌注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去除的扫描时间点对灌注参数值无影响,该组后面的实验组此扫描时间点均应去除;当某实验组任一灌注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去除的扫描时间点是关键点,该组后面的实验组此关键点均应保留。得到与对照组比较灌注参数无统计学差异且扫描次数最少的实验组作为初步优化组。然后优化灌注扫描时间,进一步缩短初步优化组的扫描时间,分别用83s、76s、69s、62s、55s及48s扫描时间点替换最后一个扫描时间点90s得到新的实验组,经过图像后处理,获得新实验组的灌注曲线、灌注伪彩图及灌注参数值,并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得到的与对照组比较灌注参数无统计学差异且扫描时间最短的实验组即为不影响宫颈癌诊断效能的极限优化组。结果:第24实验组的灌注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该组扫描次数最少,为初步优化组。将初步优化组的扫描时间缩短至55s时,得到的新实验组的灌注参数与对照组比较仍无统计学差异,是本研究寻找的不影响宫颈癌诊断效能的极限优化组。极限优化组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理论上仅为对照组的2/5,灌注序列扫描时间点为0s、16s、22s、24s、27s、30s、36s、39s、42s、55s。结论:随着宫颈癌CT灌注扫描次数的减少、扫描时间的缩短,灌注曲线及灌注参数会发生相应改变。在不影响宫颈癌诊断效能的前提下,CT灌注成像的扫描次数越少,扫描时间越短,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越低。宫颈癌CT灌注成像极限优化扫描序列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应用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