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卒中后便秘对卒中病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轻者引起腹痛腹胀等症状,严重者可因为便秘导致肠梗阻的发生;而便秘潜在的危害是由于粪便长期堆积在肠道,可分解出内毒素被机体重吸收,进而加重对机体其他系统甚至中枢系统的损害;而当便秘患者用力排便时,腹腔内压力增加,有诱发高血压甚至引起再中的危险,因此中风后便秘是需要引起注意,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通过八髎穴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卒中后便秘,并与八髎穴普通针刺疗法,以及常规选穴针刺疗法进行临床疗效对比,通过三组之间的数据比较,分析八髎穴对卒中后便秘的有效性,以及八髎穴埋线疗法对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从而筛选治疗卒中后便秘的优势治疗方案。方法:课题将90例合格病例运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三组,对照组患者运用《针灸学》中常规选穴进行普通针刺治疗,每次治疗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连续治疗5次(然后休息两天),每一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A组患者选择八髎穴进行普通针刺治疗,每次治疗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连续治疗5次(然后休息两天),每一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B组患者选用八髎穴进行穴位埋线疗法,运用可吸收外科缝合线进行线体对折埋线法,每5天采用埋线疗法治疗一次,连续治疗3次。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后,比较三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便秘生活治疗问卷,以及PAC-QOL评分。通过观察指标的数据统计,比较三种方法治疗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结果:本课题一共纳入9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3组。从一般资料的统计中,三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以及分型上分布均衡,均具有可比性(P>0.05)。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观察指标,包括便秘患者中医症状评分,便秘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以及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数据统计均具有可比性(P>0.05),一般资料分布均衡,保证了本课题研究的科学性。研究中对照组1例患者针刺一周后,因自身惧怕针刺,不愿意继续接受针刺治疗,经劝说解释无效。为尊重患者意愿,准予退出临床研究。观察A组1例脑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观察过程中,出现血压不稳定,血压持续性偏高,经临床对症处理无明显缓解,退出临床研究。其余患者在治疗和观察过程中,均无特殊情况出现,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全部完成临床观察。1卒中后便秘患者中医症状各项积分数据分析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各项评分,其中首次排便时间比较,排便间隔时间比较,以及排便速度比较,三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数据说明八髎穴较普通穴位更能提前卒中后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缩短排便间隔时间,并能增加排便速度。而组间两两比较,八髎穴埋线疗法的首次排便时间更短,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比较排便形状和排便难度,三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使用八髎穴的疗效优于使用常规穴位,但八髎穴针刺和埋线疗法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比较三组患者的便意,采用针刺疗法的两组患者(常规选穴和八髎穴)便意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刺疗法的两组患者分别与埋线疗法比较,八髎穴埋线的数据优于两组针刺患者(P<0.01)。2卒中后便秘患者中医症状总分数据分析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的中医症状总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施行不同的治疗方案后,统计中医症状总分。对照组患者11.62±1.16,观察A组为9.58±1.02,观察B组为7.78±1.35。组内比较,三组患者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针刺疗法、以及八髎穴针刺疗法和八髎穴穴位埋线疗法均能有效的改善卒中后患者便秘症状。组间两两比较,选用八髎穴的两组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总分比常规选穴针刺组患者评分降低更为明显(P<0.01)。而选用八髎穴进行治疗的患者,穴位埋线组比针刺组患者中医症状总分降低更显著(P<0.01)。说明八髎穴对卒中后便秘的改善优于常规选穴,而八髎穴穴位埋线疗法对中风后便秘的改善优于八髎穴针刺疗法。3患者CCS数据积分统计首先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的CCS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施行不同的治疗方案后,统计CCS评分,对照组患者12.36±1.68,观察A组为10.25±1.36,观察B组为9.54±1.2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CCS积分较治疗前具有显著下降(P<0.01)。说明三种疗法对卒中后患者的便秘症状具有改善作用。而组间两两比较,对照组和观察A组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观察A组积分更低;而观察A组和观察B组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观察B组CCS积分更低。在CCS量表中,对排便的频率、每次大便时间、排便费劲以及是否需要帮助四个项目上有中医症状评分项目具有相通之处,但CCS量表还增加了对患者每天排便不成功情况,以及腹部疼痛情况,排便后的排尽感以及便秘病程进行补充统计。本课题中,选用八髎穴的两种疗法比选用常规穴位对卒中后患者便秘的改善情况更佳,而八髎穴埋线疗法比八髎穴针刺疗法改善情况更为明显。通过中医症状评分量表和CCS量表,说明本课题所采用的八髎穴埋线疗法对卒中后便秘患者的症状改善疗效肯定。4患者PAC-QOL积分数据分析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的PAC-QOL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施行不同的治疗方案后,统计PAC-QOL积分。对照组患者25.48±3.31,观察A组为20.26±3.53,观察B组为16.28±3.42。治疗后三组患者的PAC-QOL积分较治疗前具有显著下降(P<0.01)。说明三种疗法对卒中后患者的便秘症状具有改善作用。而组间两两比较,对照组和观察A组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观察A组积分更低;而观察A组和观察B组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观察B组PAC-QOL积分更低。PAC-QOL量表对便秘患者从躯体功能、生理功能、自身担忧、日常生活习惯、以及满意度和社会交往能力多个角度进行评估。数据结果说明选用八髎穴对卒中后便秘患者的生活治疗改善明显,优于常规选穴疗法,而八髎穴穴位埋线疗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优于八髎穴针刺疗法。通过前面两项症状评分量表说明八髎穴埋线疗法对患者的便秘情况明显改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明显改善,两者之间是相互协同的。5患者临床疗效统计研究结果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照组29例患者临床治愈4例,显效7例,有效率11例,无效7例,愈显率为37.93%;观察A组29例患者临床治愈7例,显效10例,有效率8例,无效4例,愈显率为58.62%;观察B组30例患者临床治愈11例,显效9例,有效率8例,无效3例,愈显率为66.67%。结果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愈显率,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B组患者的临床愈显率最佳。愈显率是临床治愈病例和显效病例的比例,最能体现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三种临床方案中,选用八髎穴刺激的两种方案比常规选穴方案临床愈显率高,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八髎穴穴位埋线疗法比八髎穴针刺疗法愈显率高(P<0.05),说明八髎穴穴位埋线疗法对卒中后便秘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结论:本研究选用八髎穴治疗卒中后便秘患者,八髎穴位于腰骶部,归属膀胱经而与肾相表里,对二便的双向良性调节作用,且由于八髎穴位于骶后孔的解剖位置上,现代研究认为其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作用优势。所以八髎穴可以作为卒中后便秘患者的优势穴位。八髎穴进行穴位埋线疗法,通过高分子生物材料在穴位内的分解、吸收、溶解过程持续刺激穴位,延长刺激效应,运用线体对折埋线法简化了埋线操作过程,埋线疗法本身结合针刺效应,刺血效应,留针效应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实为复合型的刺激方式。在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以及排便速度方面,八髎穴穴位埋线疗法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更为明显,由此说明八髎穴穴位埋线疗法对卒中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是值得肯定的。八髎穴埋线疗法用于卒中后便秘患者的治疗简单,便捷,有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