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是自然环境中重要的调节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由于森林具有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圈的碳氧平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在自然环境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森林火灾是世界上发生最频繁、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森林火灾的发生通常难以避免,有关火灾的扑救及险情处置等方面的研究,我国仍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在森林火灾发生后,如何针对火情及险情等级,制定合理的处置方案,遇到紧急情况下的避险措施实施等方面还比较缺乏。因此,根据森林火灾发生和蔓延情况,如何采取相关危险应对措施,更好的保护扑火人员的人身安全仍然是我国森林火灾管理方面的重点工作。本研究分析了我国森林火灾险情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气象、地形、危险可燃物,以及人为因素等四个方面,同时根据这四个方面条件不同,对应的险情等级进行了划分和计算,得出了火灾发生的危险等级指数。通过危险等级指数,来判定扑救火灾难度,预先选取合适的避险措施,最大程度保护扑救人员安全。我国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复杂艰巨,通常火情较为紧急、组织扑救工作困难、实施过程复杂、较易发生人员伤亡。因此,对于森林火灾对人的伤害情况、产生伤害的因素及危险指数,同时对避免伤害采取避险相关方法和原理进行详细的研究,并提出了森林火灾危险等级指数,根据指数高低所遵循的避险原则和通常所采取的安全避险措施和方法。同时,以福建省发生的儿起火灾扑救险情为案例,通过对当时火灾的发生情况、扑救过程和险情因素指数深入剖析,证明在森林火灾险情扑救前对险情因素、等级划分和采取相应避险措施,对保护扑救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性。本研究一方面通过对火灾发生的险情因素分析和不同因素条件下的险情研究,得出森林火灾险情等级,结合森林火灾对人的伤害,为减少今后火灾扑救减少人员伤亡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另一方面,立足部队安全管理实际,基于现有管理措施,设计出一套符合森林部队作战特点的紧急避险管理制度措施,为部队提高灭火效益,减少人员伤亡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