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甜”和“苦”味觉隐喻对比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p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千多年来,隐喻一直是众多语言学家特别是修辞学家的研究兴趣所在,他们从不同视角进行的深入研究也形成了流派众多的理论。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开始成为认知科学中的重要话题。总体来说,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Ungerer & Schmid,1996:114)。人类基于自己的身体经验,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来认知世界;我们的生活经验,包括身体经验,社会经验和文化经验都会对我们的认知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隐喻的认知研究目前主要面临两大问题(Yu,1998):1.人类抽象思维至少部分是隐喻性的这一点需要更多跨语言,跨文化的研究来证明。2.概念隐喻的普遍性和相对性的问题,即:人类的理解和思维基于共有的身体经验;同时身体经验又受到物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概念隐喻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在何种程度和方式上存在,需要更多具体的跨语言、跨文化的研究。 国外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内对具体的隐喻现象的研究非常广泛。对于味觉隐喻化的研究也有涉略,但主要是对味觉隐喻现象的介绍,或和其他感官感觉放在一起讨论(Yu,2003;Clive.Cazeaux,2002;Johnston,2003)。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的认知研究起步较晚,对于汉语中丰富的隐喻现象的认知研究相对而言比较匮乏。近年来许多学者和教师开始对汉语的隐喻现象进行探讨和研究,其中苏以文(1989,12)从宏观方面对汉语味觉隐喻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李金兰(2005)对味觉隐喻的认知结构和语义特征进行了概括。更有一些学者包括海外学者对英语和汉语的隐喻现象进行了对比研究,如:Ning Yu(1998)对汉英情感隐喻的对比研究,蓝纯(2003)对汉英“上”和“下”空间隐喻的对比。但在具体的隐喻对比研究中,涉及到味觉的研究仍然很少,目前对汉英味觉隐喻进行系统对比还有待更多的探索和研究。基于这样一种背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旨在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基于语料库对汉英“甜”与“苦”味觉的隐喻现象进行对比,探讨“甜”与“苦”味觉隐喻化的理论基础,认知特点和汉英语言在“甜”与“苦”味觉隐喻化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差异,并试图从文化角度对对比结果进行分析。 本文基于语料库,以汉语中的“甜”与“苦”和英语中的SWEET与BITTER这四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经济交流的不断扩大,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有效的外语交际能力,便成为了大家所关心的问题。2
以Zn2(OH)2CO3为填料,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酰胺6/ZnO纳米复合材料。利用TEM、XRD、TGA、DSC、POM测试了纳米ZnO的粒径和分散性能,以及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热稳定性能。结果显
在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技术SAM的基础上,通过对编组站主要工作与总体流程的分析,以及对作业执行智能化的总体需求、设计思路、技术框架等深入研究,建立了一个多级递阶结构
作为后期现代派代表诗人之一,卞之琳在中国现代诗歌转型中有着重要的过渡意义。“智性”是卞之琳诗歌的主要特征。“智性”不仅仅是指卞之琳诗歌中所蕴涵的人生经验和个人情
微课能给学生提供视频化课程,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适应信息化课堂教学的需要。恰当使用微课能有效改变教学模式,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新思路。在中职学校计算机组装实训
在系统调研氢气的分布及成因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济阳坳陷部分油气井中天然气中的氢气含量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划分。济阳坳陷天然气中氢气的含量普遍较低,在有R/Ra
【正】 在目前已知的语言里,任何一种民族语言它的词汇的构成,除了一些本民族语所特有的词和借词外,都有一定数量的与其他民族有渊源关系的“同源词”,这是语言历史发展的结
根据多目标决策和模糊对策理论,研究支付值为Vague值的多目标二人零和矩阵对策.讨论了Vague多目标二人零和矩阵对策的两种求解方法:一是先将Vague多目标对策问题清晰化,再转化为
中国萌芽时期儿童文学翻译是指晚清到“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的翻译。目前,国内儿童文学翻译研究这一领域鲜有人涉猎。本文旨在对萌芽时期儿童文学的翻译作一个系统而详尽的研
欧债危机虽已远去,但对其研究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梳理欧债危机的爆发、蔓延及解决过程,从国家、地区及国际三个层面来深入分析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有助于加深对这场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