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基本的载体,可提供植株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元素,其中土壤碳、氮、磷作为全球元素循环的重点以及探究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核心,是有效表征土壤健康状况和生态质量的重要依据。安新县作为雄安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土壤生态状况备受关注,深入了解区域土壤碳、氮、磷的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循环和平衡机制可为安新县的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对区域土地的合理规划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安新县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网格布点法确定142个土壤采样点,结合地统计原理和GIS技术,探究安新县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及生态化学计量(C/N、C/P、N/P)的空间分布状况;并选取裸地、水田、水浇地、林地和芦苇地5种利用方式,探究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碳、氮、磷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得出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安新县表层土壤(0~20 cm)碳、氮、磷及生态化学计量均为中等程度变异。土壤SOC、TN、TP含量均值分别为13.13 g/kg、1.39 g/kg、1.10 g/kg,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研究区土壤SOC和TN处于3级中等水平,TP处于1级丰富水平。土壤C/N、C/P、N/P均值分别为9.62、11.94和1.26;土壤SOC、TP、C/P和N/P具有小范围、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土壤TN具有较大范围、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C/N具有大范围、较弱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2)安新县土壤SOC、TN、C/P和N/P具有一致的空间分布特征,呈现西部和东部较高,中部较低的空间分布;土壤TP呈斑块状分布;土壤C/N呈北部和南部较高,中部较低的空间分布。(3)五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SOC、TN含量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在垂直方向上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0~100 cm 土壤SOC和TN均值表现为芦苇地>林地>水田>水浇地>裸地;土壤TP随土层深度无明显变化,仅水田和水浇地在0~20 cm土层TP含量显著大于其他利用方式。不同利用方式土壤SOC、TN储量差异主要集中在0~40cm土层,C、N储量均表现为芦苇地>林地>水田>水浇地>裸地,表明人为干扰较少且植被生长旺盛的芦苇地和林地土壤的固C和储N能力较好;不同利用方式在同一土层的TP储量几乎无差异。(4)五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C/N、C/P和N/P具有显著差异,其中裸地土壤C/N、C/P和N/P均表现最小;五种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C/N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无明显规律,在0~60cm土层,水田或水浇地土壤C/N最大,在60~100cm土层,林地土壤C/N最大,C/N均值表现为林地>水田>水浇地>芦苇地>裸地;土壤C/P和N/P表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C/P和N/P均值都表现为芦苇地>林地>水浇地>水田>裸地,林地和芦苇地在不同土层间均表现较高。(5)安新县土壤类型和土壤属性因子对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产生了一定影响。不同土壤类型的SOC、TN、TP、C/N、C/P和N/P均值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潮褐土亚类的SOC、TN、TP、C/P和N/P值均表现最小,且与其他四种土壤亚类存在统计意义上的差异,盐化潮土亚类、潮土亚类、盐化湿潮土亚类和潜育型水稻土亚类的碳、氮、磷及生态化学计量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得到土壤SOC、TN、C/P和N/P与土壤因子中的容重和pH值的累积关系较大。通过探究安新县土壤碳、氮、磷及生态化学计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的差异,揭示了安新县土壤SOC和TN含量有待提升,TP含量十分丰富,研究区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主要受氮素的限制作用,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注重秸秆还田力度,加强对裸地的改善利用,进一步扩大退耕还林、还淀,使土地发挥更大的生态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