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邓小平富民强国思想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五四运动和旅法留苏时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邓小平产生了工业救国的理想,到法国后亲身感受到了资本主义的罪恶,转变为一名共产党员,确立了社会主义救国救民的理想。从1927年回到中国,到1952年调入中央,邓小平四任大区书记,两任中央秘书长,主要任务是干革命。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才能为解放生产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创造前提和条件。邓小平在指挥战争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经济战线的工作。特别是太行山时期邓小平形成了许多改善民众生活,发展生产的思想。这些思想不可避免的带有战争的痕迹,但却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时期,富民强国思想形成的源头之一。从1952年开始,邓小平逐步成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之一,邓小平坚持“八大”以来的正确路线,提出今后,要从国家现实和群众需要出发,抓主要任务,搞建设。在这一时期,虽然受到了左的干扰,邓小平坚持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实事求是,将社会主义同国家现实和群众意愿联系起来,特别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重要性。这些思想在改革开放时期得到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富民强国思想初露端倪。1977年邓小平复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在新时期将“富民强国”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从战略目标、政治方向和发展动力等方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的富民强国道路。他确立了中国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民富国强;规定了中国富民强国的前进方向和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规划了实现富民强国的战略步骤是“三步走”;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民富国强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是实现富民强国的动力;邓小平新时期富民强国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将富民强国同坚持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构成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核心部分。这是邓小平富民强国思想的最终形成阶段。国强为民富开创条件,富民才能强国,邓小平总是将富民和强国联系起来,强调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性;总是将富强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强调马克思最重视发展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