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鲈(Lateolabrax sp.)耳石形态的地理变异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mei5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类耳石长久已来一直被作为种间形态的分类特征,由于成鱼耳石形态具有种的特征,且具有生长呈明显的季节性、不易受机械损伤、比鳞片更为稳定等特点,正日益为人们所重视,近十余年来国外学者进一步将耳石形态学分析应用于鱼类种群划分,并逐渐发展成为鱼类种群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花鲈(Lateolabrax sp.)为广盐性、广温性、肉食性、浅海近岸、中下层、高等真骨鱼类,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花鲈属(Lateolabrax),分布于我国沿海各省沿岸,除我国外,还分布于日本和朝鲜半岛沿岸。花鲈幼鱼可沿河口进入内河索饵,故河流下游的一些水系中也有分布。由于具有生长迅速、病害少、适应广、食性广个体大、肉味美等特点,已在我国南北沿海各省广泛开展养殖生产。国内外学者在花鲈属分类问题上作了很多研究工作,过去一直认为该属只有花鲈一种,但随着研究方法的进步和一些新研究方法的使用,近年来中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分布于中日海域的花鲈由于地理隔离而产生了较大的分异。日本学者提出花鲈属存在三个种,即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日本宽花鲈(又称高体鲈)L. latus和中国鲈L. maculates。中外学者已经作了很多中日花鲈的比较研究,但中日花鲈的耳石形态比较未见报道。目前关于中国鲈种群结构的研究较少,尚没有得出十分全面且明晰的结论。从耳石形态学特征来探讨花鲈种群识别,国内外更未见相关报道。本文以耳石宽/耳石长(W/H)、主叶斜长/耳石长(L/H)、侧叶斜长/耳石长(l/H)、核宽/耳石宽(ow/W)、主叶宽/耳石宽(w/W)、主叶长/耳石长(h/H)、侧叶宽/主叶宽(w’/w)、主叶宽/主叶长(w/h)、核宽/核长(ow/oh)、核长/第一龄年轮直径(oh/D)为具体形态学分析参数,比较了日本花鲈、中国鲈的舟山、福州、厦门和广西近海群体,共101尾样本的耳石的形态学特征。并应用数学统计方法对性状差异进行系统比较和群体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花鲈与中国鲈耳石形态、耳石重-耳石长的关系、耳石重-体长关系差异显著;聚类分析显示花鲈与中国鲈舟山、福州、厦门、广西群体间的欧氏距离分别为4.538、5.656、5.396、4.670,中国鲈各群体间欧氏距离在2.108—4.566之间。根据耳石形态学分析的结果,中国近海不同海域的中国鲈群体具有明显的地理变异,初步认为前述中国近海的中国鲈群体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地理种群,即中国鲈舟山种群、中国鲈福州-厦门种群和中国鲈广西种群。鱼类分类及种群研究是渔业生物学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合理利用鱼类资源首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在资源受到最大限度利用的现代渔业中,确定资源单位,对该渔业的合理经营和利用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耳石形态学分析手段探讨花鲈与中国鲈种间差异及中国鲈几个地方群体间差异水平,以分析中国鲈种群结构,丰富种群划分手段与方法,为中国鲈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基础数据。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认为耳石形态学分析是鉴定中国鲈种群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研制了一种拥有新型纳米结构的材料,其可以使太阳能电池和光探测器的成本变低。它能像商业薄膜太阳能电池一样吸收阳光,却使用更少的半导体材料。  这种新材料由一排顶细底粗的纳米柱构成。窄细的顶部使光能不经过反射就穿过纳米柱,而粗厚的底部则吸收光使其能转换成电能。这种设计能吸收99%的可见光,而早期设计中的纳米柱上下都一样宽,只能吸收85%的可见光。普通材料的平面薄膜只能
合浦珠母贝是用于培育海水珍珠的主要母贝,在目前的养殖过程中,已出现生长缓慢,死亡率高,疾病频发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海水珍珠的质量和产量。通过遗传改良的手段,培育生长
大头鳕(Gadus macrocephalus Tilesius)属鳕形目(Gabiformes)、鳕科(Gadidae)、鳕属(Gadus)。大头鳕分布于北加州至日本,俄罗斯至美国东北部等北太平洋地区,我国黄海是其分布
本文以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的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杜仲叶粉,即0(对照组)、2.5%、5%和7.5%四个水平,探究杜仲叶对青鱼